第899集:不期而遇
归墟石语
小仙童阿砚的草鞋踩过归墟边缘的碎石时,总觉得鞋底沾着细碎的光。这处是五界封印的要地,常年飘着淡金色的灵雾,连草叶上的露珠都裹着微光,可今日的雾里,却藏着一缕不同的暖意——像有人将未熄的炭火,悄悄埋在了石缝里。
他是昆仑仙山最末等的仙童,每日的活计是给守墟的天兵送水。往日里只敢在结界外三尺远的地方打转,今日却被那缕暖意勾着,不知不觉走近了些。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阿砚趔趄着扶住身边的灵柱,低头去看时,眼睛一下子亮了。
那是块拳头大的石头,半埋在浅土里,石面泛着温润的银光,像是把揉碎的月光都裹进了里面。最奇的是石头中心,竟有团模糊的影子在轻轻晃动,像浸在水里的墨,晕开又聚拢,看得阿砚忘了呼吸。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刨开周围的土,指尖刚触到石头,就觉一股暖流顺着指尖往上涌,瞬间传遍了四肢百骸——比他在冬至时喝的仙姜汤还要暖,连常年冻得发僵的耳朵尖都热了起来。
“这是……什么宝贝?”阿砚把石头抱在怀里,冰凉的石面贴着衣襟,却一点不冻人,反而像揣了个小暖炉。他抬头看了看远处巡逻的天兵,连忙把石头塞进怀里的布兜,提着空水桶,脚步轻快地往自己住的小竹屋跑。
竹屋在昆仑山脚的林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矮桌,墙角堆着他捡来的枯枝。阿砚把石头放在桌上,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仔细瞧。那影子比刚才清晰了些,能看出是个人形,穿着宽大的衣袍,似乎还握着什么东西。他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石面,影子突然动了——像是察觉到他的触碰,缓缓抬起了“手”。
阿砚吓得往后缩了缩,却见影子只是在石里转了个圈,随后,一道温和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贴在耳边说话:“小友,别怕。”
“你、你是谁?”阿砚攥着衣角,声音有点发颤,却还是好奇地盯着石头,“你在石头里吗?”
影子笑了,石面的银光晃了晃,像是笑声化成的光:“算是吧。我在这里……等一个人,也守一个约定。”
“约定?”阿砚眨了眨眼,凑到桌边,“什么约定呀?还有,你为什么会在石头里?”
影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石里缓缓抬起“手”,做出了一个握枪的姿势。阿砚眼睛一瞪——他在天兵操练时见过这个姿势,是最基础的持枪式,可影子做出来,却比天兵们更舒展,更有力量,仿佛那虚空中真的有一杆枪。
“你看,”影子的声音带着笑意,“这个动作,你会吗?”
阿砚摇摇头,又赶紧点点头:“我见过天兵哥哥做过,可是我学不会,他们说我力气太小,握不动枪。”他说着,还模仿着影子的姿势,抬起胳膊,却因为用力过猛,差点栽倒在桌上。
影子又笑了,石面的光柔和了许多:“力气小没关系,枪法讲的不是蛮力,是心劲。来,跟着我做。”
接下来的日子,阿砚每天送完水,就躲进小竹屋,跟着石头里的影子练枪。影子教的枪法很特别,没有复杂的招式,只是一些基础的扎、刺、挑、劈,可每一个动作都要练上百遍。阿砚起初觉得枯燥,可每当他动作不到位时,影子就会用温和的声音纠正:“肩再沉一点,不要耸肩,枪要跟着呼吸走。”有时他练得胳膊发酸,想偷懒,石面就会轻轻晃一下,像是在提醒他,又像是在鼓励他。
有一次,他练到太阳落山,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忍不住抱怨:“这枪法好难啊,练了这么久,还是没力气。”影子沉默了片刻,然后在石里做出了一个收枪的动作,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当年我学这枪法时,比你还小,练到手上磨出血泡,也没敢偷懒。因为教我枪法的人说,这枪不是用来耍威风的,是用来守护想守护的人的。”
“教你的人是谁呀?”阿砚好奇地问,“他很厉害吗?”
影子顿了顿,石面的银光暗了暗,又很快亮了起来:“他是个很厉害的人,比天上的天兵都厉害,比玉帝陛下身边的仙将都厉害。他能一个人挡下千军万马,也能把最烈的酒,酿成最温柔的桂花酿。”
阿砚听得眼睛发亮:“哇!那他现在在哪里呀?你能带我去见他吗?”
影子没有回答,只是在石里轻轻晃动了一下,像是叹了口气。阿砚见他不说话,也不敢再追问,只是低下头,继续练起了枪。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握着一杆银光闪闪的枪,站在一片金光里,身边站着一个穿着仙袍的人,背影很高大,却看不清脸。那人转过身,对他笑了笑,然后递给了他一颗温暖的石头——和他捡来的那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