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938集:人间纪念

人间守护日

江南水乡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已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阿婆提着竹篮,将刚蒸好的桂花糕码得整整齐齐,糕面上用红豆沙勾勒出长剑与祥云的纹样——这是“守护日”独有的样式,孩子们见了总会蹦着跳着要两块,说要沾沾玄穹仙将的灵气。竹篮里的热气裹着桂花香飘向巷口,引得早起的孩童围着阿婆打转,小手里攥着铜板,眼神里满是期待。阿婆笑着拿起油纸,将桂花糕小心包好递过去,不忘叮嘱:“慢些吃,别噎着,吃完了去广场看练剑呀。”

巷口的李家布庄前,老板娘正忙着给穿蓝布衫的少年量体裁衣。少年叫阿澈,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画,画上是个身披银甲、手持长剑的仙人,那是他去年在守护日庙会上,听游方画师讲玄穹故事时凭着记忆画的。“要和画里一样的仙袍,领口要绣星星,袖口得有剑纹,”阿澈仰着下巴,眼里闪着光,“我今年要去戏台前演玄穹练剑,阿爹说我舞剑的样子越来越像了。”老板娘笑着点头,指尖的针线穿梭不停,银线在墨色的布面上织出细碎的星光,“放心,保管让你成今年最威风的‘小玄穹’。”布庄里挂着好几件同款小仙袍,都是镇上其他孩子定做的,墨色的布料上缀着银线,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

巳时刚过,水乡的河道上飘起了画舫。画舫的桅杆上挂着五彩的绸带,被风一吹,像极了展翅的彩蝶;船头立着扎满纸花的剑形灯牌,灯牌上“玄穹仙将”四个大字用金粉勾勒,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撑船的老船夫姓周,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慢悠悠地摇着橹,嘴里哼着世代相传的调子:“昆仑玉碎传仙讯,陨星轨上护苍生,一剑劈开云和雾,五界安宁记恩情……”船里的孩童们跟着哼唱,声音奶声奶气却格外认真,手里挥舞着用竹片做的小剑,剑身上还缠着红绸带。有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模仿玄穹挥剑的姿势,动作太急差点摔进河里,惹得满船人哈哈大笑,周船夫也笑着打趣:“玄穹仙将可不会这么冒失,练剑得沉下心哟。”

镇子东头的广场早已搭起了戏台,戏台用红木搭建,檐角挂着铜铃,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声响。戏台两侧的柱子上贴着红底金字的对联:“一剑护五界安澜,千载传人间烟火”,是镇上最有学问的张老先生写的。戏台前挤满了人,卖糖画的王师傅正用勺子舀起融化的糖稀,在青石板上画出玄穹持剑的模样,引得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捏面人的李婶手里的面团转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捏出个身披小甲、手持小剑的面人,递给身边的孩子时还不忘说:“拿着,这是玄穹仙将,要好好保管。”空气中弥漫着糖香与桂花酒的清冽,那是广场角落的酒肆特意为守护日酿的,酒坛上贴着“敬玄穹”的红纸。

最热闹的要数戏台旁的“练剑台”,那是用青石铺成的台子,周围围着木栅栏,栅栏上挂着孩子们的画作,都是些玄穹护界的场景。十几个穿着迷你仙袍的孩子正跟着一位白发老者练剑,老者姓赵,曾是江湖上有名的剑客,十年前守护日设立时,他主动从山林里出来,提出教孩子们练剑,说要让玄穹的“守护”二字,刻在孩子们的招式里。“握剑要稳,手指贴紧剑柄,出剑要正,不能歪歪扭扭,”赵老握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的手腕,轻轻纠正她的姿势,“玄穹仙将当年在陨星轨上,便是凭着这份端正心术,才护住了五界。”小女孩叫念念,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竹剑在她手中划出一道笨拙却坚定的弧线。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鼓掌,有个妇人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轻声说:“要是玄穹仙将能看到这光景,肯定会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