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17章 认可(第2页)

羊毫笔尖悬在"镶黄旗出身"的标注上,其家族血脉关系,距离主支还是挺远的。

此时小李子领命出了钟粹宫,安排了十数人不等前往紫禁城内各个宫殿机构进行打听。

无论是向后宫各位太妃主子的奴才,私下里打听富察明德为人表现是否有勾连?

还是向内务府其同僚探听富察明德为官做事如何,又或者向工匠小吏进行私下打探。

在内务府内太监并未说明此行对于富察明德有什么处置目的,只是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富察明德听闻这些话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深知,在这紫禁城的高墙深院里,隐隐有一双双眼睛在盯着他,而他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恐怕早已被察觉。

在此压力之下,富察明德终究还是选择了妥协。

看着太监依次找寻各位同僚,小吏进行谈话。

其中不乏与自己有矛盾的官员。

他独自一人静静的坐在值班房里,咬着牙,提笔写下了请罪折子。

折子里,富察明德言辞恳切地承认了自己在材料采买过程中的错误,并表示愿意退还赃银,希望皇上能够从轻发落。

富察明德更多的是庆幸,皇上此次不过是抓住了一个小辫子,贪污了那么十几两银子。

竟然完全没有察觉,皇上此次只是借此事为开端深入调查,打算对内务府的官员进行大清洗。

与此同时,凌霄对于富察明德的安排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这时,凌霄思考一番起身走到隆裕太后跟前,在隆裕太后身旁轻声禀报道:“儿臣有一想法,还请皇额娘详听。”

隆裕太后微微侧头,示意同意,轻声说道:“既有了想法,便说来听听。”

凌霄挺胸抬头,目光沉稳而自信,缓缓说道:“皇额娘,这次富察明德一事,儿臣以为,下次养心殿朝会时,太后娘娘可以就富察明德贪污之事为契机,将内务府存在的问题一一摆出,在朝会上借题发挥,好好议论一番内务府的人事任命以及财政情况。”

“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知道朝廷现在对这等贪腐之事绝不容忍,又能给我们改革内务府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抬眸看向凌霄,示意凌霄继续说下去。

凌霄继续说道:“如今内务府人浮于事,贪污之风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内务府人员混乱繁杂,财政监管不力消耗朝廷大量银钱。”

凌霄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

“这次若咱们可以借机提出裁撤内务府中那些冗余的人员。”

“裁撤这些冗余人员,不仅能节省开支,那些尸位素餐之辈必然人心惶惶。”

而要求改革内务府管理方式,引入西方先进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办事效率,还能堵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贪腐之路。”

“让真正忠于皇室又有能力的官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隆裕太后微微皱眉,轻声道:“只是这样一来,那些被裁之人肯定心怀怨怼,内务府那边的反应恐怕不会小。”

“这内务府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得慎重啊。”

凌霄笑了笑,说道:“皇额娘圣明。所以咱们在处理此事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皇额娘所言极是。内务府势力错综复杂,儿臣也不想大动干戈。”

富察明德既已认罪,朕便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他必须退还赃银,要他全部退还也不现实,就以此事倒推三个月为期限。且要协助朕对内务府进行改革。

内务府是扯出萝卜带出泥,没有一个官员是干净的。

“至于其他官员,若有心改过,便主动交代问题,朕可网开一面;若依旧冥顽不灵,定不轻饶。”

皇额娘您在养心殿朝会上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和内务府的官员及那些与之勾连的王公大臣彻底撕破脸。

“若是一上来就因富察明德一事与他们彻底撕破脸,只怕朝局有变,改革之路也会困难重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们此次朝会议论,更像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诱导。让他们知道咱们对内务府改革的态度,同时又给他们一个妥协的机会。” 隆裕太后轻轻点头,眼中透着几分睿智:“皇帝的意思哀家明白。这内务府之事,不能操之过急。”

只是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既能让改革顺利推行,又能不使矛盾激化得太厉害。”

隆裕太后沉思片刻,说道:“那皇帝接下来要如何打算?”

凌霄接着说道:“在内务府官员服软时,咱们可以顺势再提出引入西方管理模式来改革内务府的财政与人事制度。”

如今西洋各国发展迅速,他们那一套管理模式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咱们若能部分引入,定能让内务府焕然一新,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贪污舞弊的机会。

如此一来,既能让朝廷节省开支,又能让那些对改革持有观望态度的人看到变革带来的好处,从而争取到更多支持。”

隆裕太后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缓缓点头:“皇帝你这想法倒是周全。只是引入西方管理模式,恐会遭到守旧派反对。”

凌霄恭敬地说道:“皇额娘,改革本就不易,守旧派的反对在所难免。”

“但咱们可以先从一些小处着手,比如在人员考核、物资采购等环节引入一些简单的西方规则。”

“待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进。而且皇额娘您在这紫禁城中地位最高,最尊贵,有您支持和醇亲王爷的辅佐,定能让这些举措顺利推行。”

暖阁内隆裕太后靠着软榻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在思索着凌霄的建议。

片刻后,隆裕皇太后睁开眼,目光坚定地说道:“皇帝你所言有几分道理,此事便依你所言。只是这其中的尺度,你我母子二人一定要好好把控,莫要让事情脱离掌控。”

凌霄连忙弯腰行礼:“皇额娘放心,儿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此事顺利进行。”

说着,凌霄便转身走向书案,背影在窗外的阳光映照下,显得坚定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