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96章 变化

巳时三刻(9:45),紫禁城西南侧的内务府衙门早已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身着正二品官服,头戴珊瑚顶戴,悬挂珊瑚朝珠于胸前,迈着沉重的步伐踏入衙门值房。他的脸色阴沉,眉宇间凝结着深深的忧虑,仿佛一夜未眠。

他抬手扶了扶顶戴,指尖微微发颤——这顶象征着大清内廷总管的红宝石顶子,此刻却重若千钧。

"大人,各司职房内所安排的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心腹小吏安禄垂首跟在身后,声音压得极低。

马佳绍英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值房两侧低眉顺眼的官吏。这些往日里趾高气扬的内务府官员,如今见了他都噤若寒蝉,连眼神都不敢对视。

“知道了!那就随本官去看看进度如何。”

他心中冷笑一声,加快脚步走向内务府后侧偏厅。准备将内务府各司都一一巡视一遍,亲自督察进来安排工作的进程。以确保不会误了皇太后与醇亲王的大事。

马佳绍英首先来到土地资产核算的偏厅,厚重的红木门大开,十几名文书正伏案疾书,转盘珠子噼啪作响,账簿堆积如山,墨迹未干的数字密密麻麻地爬满纸页。

见总管大人到来,众人纷纷慌忙起身行礼。

"皇室土地资产核算,进度如何?"马佳绍英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让满屋官吏只背一僵。

"回大人的话,"广储司一主事额尔德尼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京畿及其周边的皇庄田契已清点七成,河北保定府所记载土地资产清点过半,盛京热河等地的皇庄草场林地面积正在重新核实中......目前进度不足三成。"

"但这些部分边远地区账册不全,需进一步核实。"

马佳绍英眉头紧锁:"边远地区账册不全?"他冷笑一声,"大清的江山,皇室的土地,难道还能任其糊涂?务必将所有土地面积、位置、产出、租税情况一一核实清楚,呈报上来!"

那官员额头沁出冷汗,连忙应是。

马佳绍英皱了皱眉猛地拍案而起,惊得案上毛笔滚落在地,"本官十几日前就已下令,广储司与会计司相配合对所有皇室土地资产进行核算!尔等进度着实太慢了些?"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马佳绍英强压着胸中怒火,缓步走到堆积如山的账册前,随手翻开几页。数字凌乱,字迹潦草,甚至还有多处明显的涂改痕迹。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额尔德尼,"马佳绍英指着账册上的几处,"这处热河皇室牧场的亩数,怎会改了又改?″

"本官记得统初年内务府呈报时还是五万两千亩,今日怎成了一万八千亩?"

额尔德尼脸色煞白,支支吾吾道:"回大人,这、这是圣经内务府奏报称这是重新丈量的结果......"

“牧场地存早已十不存一,如今皇庄牧场实际可用的放牧地近万余亩。”

"胡扯!"马佳绍英厉声打断,"本官心知肚明,你们这是故意欺瞒!"他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皇室的土地,一寸一毫都关乎国本!谁敢在此耍弄花样,休怪本官不客气!"

“大人明察,自先帝光绪二十八年起,朝廷推行放垦政策,移民实边,盛京热河等地成为放垦核心区,大量牧场转为农地,实施税收。”

“宣统初年盛京内务府就曾禀报,牧场就不足五万亩了。更何况如今不少皇室私产,实际上已经由奉天地方政府接管了。”额尔德尼略显颓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走出偏厅,马佳绍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当然知道这些官员在耍什么把戏——上下勾结少报土地面积,就能少缴赋税;那些隐匿的土地私相转卖早已司空见惯,从而中饱私囊。但更让他忧心的是,这些数字最终都要呈报给醇亲王和皇太后,若被发现他马佳绍英督责不力......

穿过回廊,马佳绍英来到存放皇室珍宝的库房外。数名侍卫持枪而立,见他到来,立即推开沉重的铁门。

库房内,数十名吏员正小心翼翼地清点着一件件珠宝、玉器、金银器皿。一箱箱珍宝被打开,翡翠、玛瑙、珍珠在晨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见总管大人到来,众人有条不紊的见礼。

"重新登记造册,进展如何?"他问道。

一名负责登记的官员谨慎地回答:"回大人,目前现存库房物品已登记七成,但部分珍宝遗失,而且旧档缺失,不少珠宝物品难以确认......"

“无妨!紫禁城本就多次动乱,账册物品遗失本就无可避免。”

“如今只需按照皇太后的意思,将紫禁城内现存的所有珍宝物品,重新登记造册便可。”

"一定一定,这、这都是按规矩办的......"库房总管哈丰阿结结巴巴地解释。

“况且现如今又聘请了洋人会计审计,一定尽快完成各项珠宝财物的统计造册。”

马佳绍英冷笑一声,径直走到存放翡翠雕刻摆件的檀木柜前。柜门大开,几块上好的帝王绿翡翠随意地堆放在锦盒旁,甚至没有垫任何软衬。他伸手拿起一块,只见边角已有明显的磕痕。

"哈丰阿!"他厉声喝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清点'?这些价值连城的珠宝,就是这样保管的?"

哈丰阿吓得快瘫软在地:"大人饶命......这些翡翠摆件清点时便有损伤了......"

"哦!那从前又该是如何保管的?"马佳绍英步步紧逼。

"是、是世续大人......哦不,是前任内务大臣吩咐的......说是既然损伤收起来便是......"

马佳绍英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他当然知道那些珠宝是怎么回事儿?不外乎报损而已——世续大人,他的前任上司,如今正暗中活动,试图极力保住这帮贪腐官员。

"既然损坏,怎么就收捡起来?当由造办处工匠重新修缮,再行清点价值。"马佳绍英目光一沉,"大清皇室的珍宝,难道稍有损坏便贬值清点入库?若有人胆敢隐瞒不报,休怪我不留情面!"

马佳绍英环视四周,声音低沉而坚定:"这些珍宝,不是你们的私产,更不是那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工具!皇太后与醇亲王信任我,让我来统领内务府,我马佳绍英,绝不会让皇室的财富再被蚕食!"

最后,马佳绍英来到负责紫禁城宫殿维修的营造司。几名工匠正捧着图纸,向几名内务府营造司郎中汇报着维修进度。

"重华宫、咸福宫的修缮,何时能完工?"众人互相见礼后,马佳绍英直接问道。

一名负责官员回答:"回总管大人,重华宫的琉璃瓦更换已近尾声,但彩绘部分还需时日,预计还需两个月。咸福宫的梁柱加固已完成,但内部装饰还需进一步修缮......"

“长春宫已于月前修缮完毕,如今敬事房首领大太监正在盯着布置事宜。”

“至于其余几处宫殿,所需材料经已备好,但如今工匠数量有限,总得一处一处来。”

马佳绍英默默点头应了一声:"知道了!皇太后与皇上每日在紫禁城内起居,许多宫殿都暂时用不上,慢慢来吧!"

"养心殿进度如何?必须确保下月初一前皇上能够入住养心殿。″

"大人放心,养心殿只是简单重新装修布置一番。营造司严格按照进度,绝不会耽误了皇上迁宫。″

"那就好!″

马佳绍英终于巡视完各司事务进度,已是疲惫不堪。

"总管大人!"几名小吏见他回来,连忙躬身行礼,神色中既有敬畏,又有几分不安。

马佳绍英微微颔首,目光如炬,扫过这些熟悉的面孔。他心中清楚,自三天前朝会后,内务府上下已是风声鹤唳,尤其是郑孝胥一个汉人被任命为广储司郎中,负责内务府的重大事务,更是让这些习惯了安逸的包衣官员们如坐针毡。

面对皇太后以及醇亲王的问责,更是感到了深深的威胁,以至于从朝会结束后,这些内务府的官员们每日私下求见,以求能减轻惩罚力度,更是有不少官员向自己施压。

其中特别是前任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勒豁金·世续曾多次私下对自己进行提点,关于内务府涉事官员惩处力度不必太过严苛,以免激起反弹。"

马佳绍英独自坐在内务府值房内,桌上摊开着今日各司职房的汇报文书。他手指轻叩桌面,眉头紧锁,心中焦虑如潮。

"大人......"安禄小心翼翼地递上一盏茶,"用些茶吧......"

"大人,各司的进度单都整理好了。"安禄又递上一叠文书。

马佳绍英摆摆手,目光落在远处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上。三天前的朝会历历在目——醇亲王力主严惩贪腐,皇太后虽未明言,但眼神中的失望他看得清清楚楚。可那些求见他的官员,有他的同僚,有他的故旧,甚至还有世续大人派来游说的心腹......

而马佳绍英迫于压力,最终擅自做主,对一应涉事贪污的官员,在革职查办、降薪降职上并没有严厉执行,而是减少了处理官员的数量以及处罚力度。——革职查办官员的数量从二十七人减到十三人,罚俸降职的处罚人数也有所减少。

马佳绍英心中清楚,这样做,皇太后与醇亲王若知晓,会如何看待他?他又如何对得起皇太后的信任?

另一方面,他更忧心的是——这样温和的惩处办法,根本无法令民国政府放弃对内务府的介入!

若民国政府真的强行介入内务府运行,利用岁费钳制皇室,那他马佳绍英,才是这大清的千古罪人!

"怎么办?"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奏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面,逐步推进改革。

至于候补官员的人选,无论是哪个派系推荐的人,他只需把推荐的人选和相关资料交由皇太后与醇亲王抉择,其余事项,都不是他能左右的。

马佳绍英站在内务府高高的台阶上,望着养心殿方向。他知道,自己今日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日后的催命符。若民国政府真的借此强行介入内务府,若醇亲王和皇太后最终得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