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99章 新官上任

辰时三刻,天已然透亮,郑孝胥便在卧房中坐立不安。想到近日来皇室的诸多丑闻,不知道今日上任后应当如何为皇上太后出谋划策与应对内务府的同僚。

昨日与醇亲王提及此事,只让自己不必忧心,对于此事皇室自有安排,却并未言明。

郑孝胥盯着床榻旁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正二品官服,眉头紧锁。忽然,他猛地一拍案几:"郑大!"

"老爷,小的在。"郑大应声而入,手里还端着刚沏好的茶。

郑孝胥指着衣架:"去把你寻摸的那套正五品的官服取来。时辰也差不多了,今日是老爷我新官上任,耽误不得快为本官换上。"

郑大当即放下新沏的茶盏,从一旁衣柜中不多时取出一件半新不旧的官服:"老爷,您说的是这件......"

"是啊!内务府广储司郎中,正五品。"郑孝胥神色凝重,"快换上。"

郑孝胥接过官服,用手摸了摸衣料及做工,是一件略显陈旧的正五品官服。他仔细端详片刻,点头道:"无妨。这官服虽不是新做的,能用就成。总好过我领着五品官职的差事,却穿二品的官服僭越了的好。"

郑大却说道:"老爷明鉴。其实小的前儿去当铺,才寻了这么一件官服。您也知道,现在是民国了,这绣庄成衣铺子,都没人做这玩意儿了。"

郑孝胥穿上官服,整了整补子,沉声道:"我早有交代。自打进北京城,你就该留意这些。此次进京是在内务府担任正五品官职,不似从前,这官服自然也要换。"

穿戴整齐后,郑孝胥站在铜镜前,镜中人一袭藏青色官袍,胸前绣着鹌鹑补子,虽不崭新,却也整洁端庄。衣袍长短刚好合身,官袍上能看出来是在这一两日有改动过的痕迹。他微微颔首,领着郑大迈步出门。

神武门外,天色已大亮。郑孝胥领着郑大,身前清五品官服来到紫禁城前。他驻足凝望,这座阔别数月的宫城依旧巍峨,却给他一种说不上来的陌生感。

"看着什么都没变,却什么都又变了。"郑孝胥喃喃自语。

的确,紫禁城还是那座紫禁城,但权力格局已然天翻地覆。

昔日威严的禁卫军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民国政府的军警。神武门的守卫只是粗粗盘问了一遍,见郑孝胥虽面生却穿着前清官服,询问得知是新任内务府官员,今日上任,便爽快放行。

"近半月以来,进出紫禁城的官员明显多了起来。"守卫宫门的军警跟门清似的,"不似皇帝退位后门可罗雀的景象。上峰已有交代,不必太过严苛。"

郑孝胥领着郑大进入神武门后,穿过一道道宫门甬道,沿途的宫殿群落显得格外萧瑟。郑孝胥望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过短短三个月,大清皇室的皇权竟衰弱如斯。

"老爷,到了。"郑大指着前方一座气势恢宏的衙门。

郑孝胥抬头望去,"内务府"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整了整衣冠,迈步走入。

衙门内,各处官员各司其职,虽不似往日那般熙熙攘攘,却也略显忙碌。郑孝胥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内务府总管大臣值房外,向门房小吏拱手道:"烦请通禀,内务府新任广储司郎中郑孝胥求见。"

小吏打量了郑孝胥一番,见他官服整齐,态度恭谨,连忙点头:"郑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郑孝胥站在值房外,深吸一口气。从今日起,他便是这内务府正五品的官员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他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宫殿群,心中下定决心:上任后定当全力以赴,协助醇亲王与内务府总管,为这大清皇室,为这摇摇欲坠的皇权,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郑大人到了?快请!快请!"

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正伏案批阅文书,听闻小吏通禀郑孝胥前来报到,顿时眼前一亮,手中的毛笔都来不及放下,便连连吩咐将人请进来。

待小吏退下,他亲自整理了衣冠,又命人"沏一壶新茶",这才重新落座,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不多时,值房门被轻轻推开,郑孝胥身着正五品官服,缓步而入。马佳绍英立即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意。

"郑大人!"马佳绍英快步迎上前,"可算把你盼来了!"

郑孝胥连忙趋步上前,恭敬地请安:"下官郑孝胥,拜见总管大人。"

"免礼免礼!"马佳绍英连连摆手,亲手扶起郑孝胥,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好,好!果然气度不凡!"

待二人分宾主落座,小吏奉上香茗后退下。马佳绍英亲手为郑孝胥斟了一杯茶,热气袅袅中,他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郑大人,本官真是太高兴见到你赴任了。"马佳绍英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这段时间,内务府上下事务繁杂,本官一人应付,实在是力不从心。你这一来,可算是替本官减轻了不少压力啊!"

郑孝胥谦逊地欠身:"大人过誉了。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大人多多提点。"

马佳绍英摆摆手,从办公书案的锦盒中郑重取出一份盖有皇太后印玺的敕命文书:"这是皇太后批复的任命文书,郑大人请过目。"

郑孝胥双手恭敬的接过内务府的任命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杏黄色的绢帛上,墨迹遒劲有力。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惟典守内府,职重藏珍,必资明干之才,以理度支之务。尔郑孝胥,笃行端方,学识宏通,夙着勤勉,堪膺任使。特授尔为广储司郎中,总理全司事务,协理内务府大臣,整饬六库,稽核出纳,典守御用器物的藏。尔其恪恭乃职,清慎自持,厘奸剔弊,毋滋侈靡,庶几府库充盈,宫闱肃清。钦承朕命,勿怠勿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