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第2页)

任何社会的财富,都是从顶层一环环流下来的。

整体性的通胀,意味着流入到平民手中的钱,也相对较多。

即便货品价格上涨,也比没有出现通胀,或者通缩的地方的平民,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力。

而且商业的繁华,必然伴随着通胀。

那么问题回来了,商业的繁华,在大夏是局部的,白银的过剩,在大夏也是局部的。

在某些地方,白银并不多。

这意味着,这个地方,银行储备银不多。

例如饶县,它属于宣府郡管辖,宣府郡是大夏二线郡,饶县在宣府郡中属于中等水平。

放在整个大夏,属于三流县。

这种三流县的总货币量,最多也就一万两。

可饶县要带出去好几万两。

那怎么办呢?

不完成这个任务了吗?

新的土地政策已经在大夏如火如荼,反对派们都被皇帝陛下送去见阎王去了。

洪州各郡官员自然都积极响应朝廷号召。

如饶县,百姓既然有借钱的需求,怎可不借? 那地方官员自然向朝廷多申报银行储备金。

私人银行申报,是要还给江宁的皇家银行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

银钞的底层基础不是国家法定货币,而是与白银挂钩,所以市面上对它才有信心。

当如此多的借贷产生的时候,任何一家银行,都必须有一部分白银作为储备。

这一部分储备白银哪里来?

对于官方直营的银行来说,自然是皇家银行分配。

但对于私人银行来说,那就要私人想办法了。

白银的储备量,是私人拿到银行标的重要标准。

可标准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根据地方实际货币总量制定的。

整个饶县就只有一万多两白银,银行想天方设地法说服百姓把钱存进来,也就只有一万多两。

可当90万两的银钞这个巨大的池子放水到民间后,民间一旦有许多人想要去银行兑换白银,那就会出大问题了。

区区一万多两白银,肯定不够塞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