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15章(第2页)
说起来,还是魏国综合国力强盛!“陛下现在想让臣做什么呢?”
“朕想让你领一支兵马,抵达这里,随时监控泾城和泾城西面环城的魏军动向。”李彦指着地图,“现在韩世忠和慕容云在漳水对峙,泾城和环城驻守的魏军肯定会有出城增援慕容云的想法,毕竟这是立大功的机会。只要他们的兵马出城,你随时带领骑兵,加入这片战场,突击他们!”
“臣明白了!”
李彦再一次强调道:“拖住慕容云,就能扭转西线局势,给梁京施压!”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你舟车劳顿,歇息两日再出发。”
“臣没问题,今日可以出发!”
“朕担心你的身体!”
“臣的身体很好,大局为重!”
李彦颇为感动,哥舒星以前桀骜不驯,这些年变化非常大。
当天,哥舒星领了三千骑兵出发。
其实不仅仅是李彦和韩世忠在赵州的攻城拔寨遇到很大阻力,闻渊在徐州的攻城拔寨也异常艰难。
武器迭代带来的战争规则变化,不是名将能轻易填补的。
而关于武器迭代带来的战争规则变化,在魏国不是没有人预料到过。
魏崇延和魏无忌都知道。
当初魏无忌在给魏崇延分析为什么不能轻易出兵伐夏的时候,就提到过大夏徐州城池防御的特点。
魏崇延深以为然。
魏程太想证明自己。
十一月二十六日,漳水战场。
大量魏军骑兵如同洪流一样在夏军左翼快速迂回,寻找着突破口。
甚至有好几次,魏军骑兵尝试冲击,均以失败告终。
韩世忠的背嵬军号称是当世最强步兵,他们的防御密不透风,水泼不进。
夏军的骑兵也在战场周围快速游走,寻找战机。可惜双方都是当世名将,根本无法找到良机。
于是双方不得不在对峙后,再一次偃旗息鼓。
“韩世忠想要拖住我们!”
傍晚的时候,魏军的几个统领聚集在慕容云的营帐内,各自的幕僚,以及随军高级文官也都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