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93章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朱由检翻看着奏折,发现有个叫周纪元的官员上书请辞。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对方的文字功底很有魅力,朱由检瞬间就被吸引进去。

他叫来王承恩,询问王承恩这个关于周纪元的背景。

王承恩介绍道:“回禀主子,天启年,周纪元因弹劾魏忠贤被削籍,后来您上任进行平反,那些被贬官员大多都得到启用,这个周纪元目前是司天监的监正。”

朱由检轻轻哦一声,周纪元的奏折里说着司天监如何如何困苦,冬季没有取暖设备,他们还要负责记录星象,经常把手脚冻出痤疮。

没钱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大多都是廉洁奉公的官员,虽说不至于像海瑞那样清廉,至少也没有成为巨贪。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求见,来人是太康伯张国纪!

朱由检对张国纪有些陌生,王承恩知道陛下最近很健忘,悄悄提醒道:“陛下,太康伯是张太后的父亲。”

朱由检恍然大悟,原来是皇嫂的爹啊,这也是外戚,他让王承恩快迎接进来。

很快,张国纪在王承恩的接引下进来。

别看张国纪年过花甲,精神看起来很不错,透着一丝丝的儒雅。

张国纪给朱由检请安,朱由检吩咐王承恩赐座,他看过明实录,张国纪为人还可以,当年崇祯帝号令百官募捐,张国纪是勋戚中捐款最多的一个。

整整三万两白银!

后来李自成进京后,以为张国纪家里的财富数不胜数,最后严刑拷打也没搜出多少银子。

因为张国纪把家里大多数银子都捐出来了。

朱由检脑海里想起风韵犹存的太后张嫣,最近一首找不到什么理由去太后寝宫,若被这些大臣知道他经常留宿太后宫中,指不定怎么骂自己呢。

背上骂名也无所谓,朱由检是担心自己的声望值下降。

张国纪前来汇报自己的来意,他表示愿意捐出三万两白银,以此填充国库。

面对如此慷慨之士,朱由检心里颇为感动。

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确实有不少人心系国家,也有更多的人唯恐天下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