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317章 重新进行权力的洗牌(第2页)
还有顺天府尹的职位空缺准备让崇祯十七年的状元杨延鉴担任。
他们两个目前都在山东忙工作,朱由检想看看他们的能力再做决定。
虽说吏部号称百官之首,但是,朱由检想把官员的任免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邱瑜在短暂的慌乱过后,也趁机提名自己的心腹。
朱由检看邱瑜提名的空缺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很干脆做个顺水推舟人情。
会议从上午持续到下午,朝堂上的职位空缺依然高达三十多名,如果算上别的地方,空缺高达上百人。
那些大臣们看到陛下的心情逐渐好转,陆陆续续提名自己的心腹。
朱由检知道不能在基层安插太多他们的人,于是想到国子监和翰林院这两个地方。
现在的大明,国子监己经烂了,只要你捐钱就能成为监生,而监生考核通过就有做官的资格,这是除科举之外,第二条选择入仕的道路。
翰林院的选拔就要严苛很多,这可是科举被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类似于帝王的智囊团和秘书班子。
自古以来,翰林院的地位都非常超然,他们通常会担任皇帝的老师,负责各种礼法的制定,甚至会影响皇帝的治国信仰。
这两个的区别相当于普通公务员和选调生的区别,甚至翰林院的难度比选调生都要高。
朱由检宣布散会后,询问翰林院的的学士。
结果邱瑜告诉他,翰林院的学士陈名夏己经请辞离开了。
朱由检听说是陈名夏,心里瞬间明白,这个陈名夏也是东林党人士,同样也是魏藻德的忠诚粉丝。
以前的朝会上,每次抨击朱由检都属陈名夏叫的最欢。
他嘟囔着:“又是一个狗东林!”
在场的官员们齐刷刷的抬头看去。
朱由检冷笑:“你们继续忙你们的,记住,朕要的是执行力,凡是懒政不作为,白吃干饭,莫怪朕不讲情面!”
在官员面面相觑的注视下,朱由检领着王承恩和裴雪衣走出暖阁。
随着陛下离开,这些官员们也终于敢小声交谈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