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549章 你晚上睡觉还带着刀?

朱由检看时候不早了,派人把李国桢和徐允祯送出宫,而王承恩则指挥着宦官把一箱箱银子搬到内帑并登记造册。!咸?鱼~墈+书^蛧~ ?耕!欣^嶵¨全*

一首折腾到快天亮,首到内帑都被填满,朱由检打个哈欠背着手离开。

王承恩在旁边感叹道:“陛下,据说咱们内帑己经很多年没有这样充盈过了。”

朱由检挑眉:“是吗?”

王承恩掰着手指:“从嘉靖帝开始,咱们内帑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年年入不敷出,很多时候要靠着搜刮百姓的赋税来维持生计。”

朱由检知道王承恩说的都是事实,因为嘉靖帝修道炼丹,还热衷于建设道观庙宇。

赶上嘉靖帝的时候倭寇横行,朝廷在这方面花了不少钱,财政负担很重。

事实上,弘治年间的时候,朝廷国库还有剩余,内帑也还不错,后来被正德帝折腾掉不少,传到嘉靖帝就开始紧张了。

从嘉靖帝到隆庆帝,隆庆的开海禁政策吸引一波钱财回流,再往后是万历帝三大征,把原本回血的财政又折腾光了。

朱由检感叹道:“王伴伴,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王承恩:“主子,什么话?”

朱由检:“富不过三代,从秦皇到秦二世,从汉高祖刘邦到刘盈,再从明太祖到建文帝,朝廷的更迭传位都止步于第二代!”

当老子的牛逼,不代表当儿子的就会牛逼,如何培养接班人,如何顺利的交接政权,成为朱由检的远虑。^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王承恩理解陛下的苦恼,到现在皇位连个继承人都没有。

他也替陛下心急,东宫位置始终空缺,等陛下百年之后,谁来接替又是一回事。

王承恩想起太后的叮嘱,小心翼翼道:“陛下,不妨按照太后的意思,从民间抱回一个孩子留在宫里养育...”

朱由检并不在乎血缘关系的继承,他在乎的是接班人能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实在不行就推行君主立宪制。

朱由检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以前只想打不过就跑,当个潇洒的地主游戏人间,随着角色的代入越来越深,他的命运也跟这个时代牢牢的绑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