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远送于野(第3页)
直到此时,他才大声回应道:“唐禹…使君,使君一战惊天下,从此以后,四海境内都将传唱你的名字。”
“今日周某未能给使君让路,若再有见面之时,愿拜使君为主公。”
说完话,他深深鞠躬而下。
或许,如果他不是一家之主,而是孤身一人,他现在就会追随唐禹而去。
唐禹看着他,信手一挥:“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在周斐的目送下,唐禹带着大同军朝西划船,直到进入谢家的防线河段。
但唐禹并没有看到很多兵,十来丈才有那么一两个人,仅仅像是在站岗一般。
这让聂庆很是高兴,激动道:“好机会!谢家在故意放水!小师妹可能打了招呼!”
“师弟,咱们可以就此渡河,往北逃之夭夭了。”
唐禹没有说话,只是皱起了眉头,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一路向西,终于看到了谢家的主力,聚集在渡口码头那边。站在中间的谢广,正朝着唐禹挥手,笑而不语。
聂庆压着声音道:“怎么回事啊师弟,人家都让路了,咱们怎么不渡河?”
唐禹沉声道:“就怕不是在给我们让路。”
聂庆瞪眼:“是圈套?有埋伏?”
唐禹道:“都不是,而是…很可能谢家之中有高人,看出了我的真实企图,所以干脆懒得防卫。”
话音刚落,对岸就响起了爽朗又干净的声音。
像是歌声,又像是吟唱。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伴随着声音,人群逐渐分开,一个青年从中走出,温润如玉、神态自若。
风吹起他的衣袖,他举手作揖,高声道:“安石恭送使君一路平安,沃野之土,养兵之地也。”
河水缓缓流淌,威风轻轻吹拂,对岸人群密集,说着告别之语,似乎此地不是战场,而成了易水送别。
唐禹深深吸了口气,无奈摇头。
他看着那个青年,大声道:“既然结束了游学,就别窝在陈郡了,关键时候去帮帮你妹妹。”
对岸的青年并不说话,只是洒然一笑。
他真是颇有儒生风范,一举一动之间,都彰显着礼仪。
这个历史上淝水之战的领袖,把谢家带到巅峰的人物,在这个时代,也似乎提前结束了游学生活,而要踏入政坛了。
他表现出了卓越的见识,非但看出了唐禹不渡河、不去辽东,还猜到了他要去沃野之土、天府之国。
是的,唐禹的最终目的地,是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