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6《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第2页)
字迹渐渐显形,沈小霞看着看着,冷汗浸透了中衣。原来父亲沈炼和杨继盛等人早已察觉严嵩父子的阴谋,他们在《出师表》里暗藏了严世蕃通倭的证据。而所有线索,都指向通州码头的一艘货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子打算怎么办?"贾驿丞看着沈小霞攥得发白的手指。沈小霞摸出父亲留下的锦囊,里面除了端砚,还有半张泛黄的船票。船票上印着"通海号"三个字,日期是嘉靖三十六年九月初九。 "我要去通州。"沈小霞将船票拍在石桌上,"贾叔,能帮我弄匹马吗?"贾驿丞沉吟片刻:"马倒是有,可通州现在到处都是严党的人。不如走水路,我有个侄子在运河上当船工。"
正说着,地道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贾驿丞吹灭油灯:"快躲起来!"沈小霞刚藏进暗格,就听见头顶传来砸门声。几个锦衣卫冲进驿站,为首的百户一脚踢翻油灯:"老东西,沈小霞是不是来过?"
贾驿丞装出耳聋的样子:"官爷说啥?老奴耳背......"话音未落,脸上就挨了重重一记耳光。沈小霞攥紧短刀,指甲几乎要刺破掌心。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更夫悠长的梆子声,紧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
"快走!巡城御史来了!"锦衣卫们骂骂咧咧地撤走。贾驿丞摸黑点燃油灯,脸上五道血痕触目惊心。沈小霞跪在地上:"贾叔,都是我连累了你......"贾驿丞笑着摇头:"当年杨大人临刑前,让我把《出师表》的真迹交给沈公子。"说着从墙缝里取出个檀香木匣。
沈小霞颤抖着打开匣子,里面是诸葛亮《出师表》的真迹,绢帛上的字迹历经千年依然清晰。"这是杨大人用自己的心头血临摹的。"贾驿丞哽咽道,"他说......要让忠臣的血,永远护着大明的山河。"
沈小霞小心翼翼地将真迹收好,突然地道外传来马匹嘶鸣。贾驿丞脸色大变:"快走!他们去而复返了!"带着沈小霞从地道另一头逃出。刚钻出地道,就见锦衣卫的火把照亮夜空。
"分头跑!"贾驿丞猛地推了沈小霞一把,自己却朝相反方向跑去。沈小霞含着泪往运河方向狂奔,身后传来贾驿丞的惨叫声。他不敢回头,只是没命地跑,直到看见运河上的一艘乌篷船。
"公子可是去通州?"船工是个精瘦的汉子,腰间别着把鱼叉。沈小霞亮出凤凰刺青,汉子点点头:"贾叔早有交代。"船行至河心时,汉子突然压低声音:"后面有条快船跟着。"
沈小霞回头一看,果然有条挂着严府灯笼的船追来。他摸出短刀,准备决一死战。船工却突然纵身跃入水中,再浮上来时,手里多了根铁锚链。"得罪了公子!"船工说着,将铁锚链缠在沈小霞腰间,猛地拖入水中。
冰冷的河水灌进口鼻,沈小霞挣扎着睁开眼,看见船工正在水底割断锚链。严府的快船从头顶驶过,船工带着他潜到芦苇丛中。"抱歉公子,这是贾叔教的脱身法子。"船工喘着气解释,"前面就是通州码头,您自己保重。"
沈小霞湿漉漉地上了岸,回头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船工,心中满是感激。他摸了摸怀中的《出师表》真迹,转身朝通州码头走去。此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码头上的货船渐渐忙碌起来
通州码头的早市热闹非凡,沈小霞混在人群里,观察着停靠在岸边的货船。忽然,他看见一艘挂着"通海号"旗帜的货船正在卸货,几个彪形大汉搬着木箱往仓库走。
"这位小哥,要帮忙搬货吗?"一个扛着麻袋的脚夫凑过来,"一天五十文,包两顿饭。"沈小霞正要开口,突然瞥见仓库二楼的窗口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严嵩的义子赵文华!
沈小霞赶紧低下头,假装系鞋带。只听赵文华对身边的管家说:"那批货今晚子时准时出港,要是出了差错,你们都别想活!"管家点头哈腰:"小人明白,已经安排了二十个好手押船。"
沈小霞心中一惊,看来通海号就是运送通倭证据的船。他必须想办法上船。这时,脚夫又凑过来:"小哥到底干不干?"沈小霞灵机一动:"我是个哑巴,能写字。"说着掏出纸笔,写道:"想上船当杂役。"
脚夫看了看字,点点头:"跟我来。"带着他来到通海号的甲板上。船长是个独眼龙,上下打量沈小霞:"哑巴?会干什么?"沈小霞指了指自己的手,又指了指货物。独眼龙不耐烦地挥挥手:"先试用三天,表现好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