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明朝那些事16《北京铸钟娘娘化魂镇钟楼 》(第3页)

永乐爷听说钟铸成了,龙心大悦,亲自到钟楼来验收。当钟声响起,浑厚的声音在城里回荡,可永乐爷却皱起了眉,问身边的姚少师:“这钟声里怎的带着哀音?”姚少师闭目听了会儿,说:“此钟含有人间至情,怕是有工匠为铸钟献身了。”冯师傅跪在地上,把女儿祭炉的事说了,永乐爷叹了口气,下旨追封秀莲为“铸钟圣母”,在钟楼旁建了座小庙,让百姓们祭拜。

打那以后,钟楼的钟声就成了京城的标志。每到夜里,钟声响起,老人们就说,那是铸钟娘娘在护着北京城呢。有人说,下雨天从钟楼底下过,能看见个穿月白衫的姑娘影子,在钟身上飘来飘去;还有人说,半夜里能听见钟里头有人叹气,像是在念叨“爹,别难过”。

冯师傅后来没再娶,就守着钟楼边上的小屋,每天给女儿的牌位上香。他把铸钟的手艺传给了徒弟,却再也没铸过这么大的钟。临终前,他把秀莲的那只绣花鞋埋在了钟楼地基下,说这样女儿就能永远守着她铸的钟了。

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钟楼修了又修,可那口大钟始终没动过。你要是凑近了看,钟体底部真能看见淡淡的红色纹路,像是人的血丝渗在铜里。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秀莲投炉的日子,钟楼周边的百姓还会来烧香,摆上一双双绣花鞋,念叨着铸钟娘娘的故事。

这故事啊,说起来带着股子悲壮劲儿,可老北京人就爱这股子劲儿。咱北京城的每块砖、每片瓦,都藏着前人的血和泪,这钟声里的哀鸣,不是难过,是念想,是咱老百姓记着那些为了大家伙儿舍了自己的人。您说,这钟能不镇得住北京城吗?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