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29《耳谈》(第2页)
“这是照着巷口王秀才的衣裳做的。”阮姑娘将青衫递过去,“听说书生穿青衫去赴考,能得魁星庇佑。”柳生摸着领口的竹纹,忽然想起上个月路过城隍庙,见她对着魁星像发呆,原来那时便动了心思。他忽然握住她的手,却触到一片冰凉:“姑娘可知,人鬼殊途,你这般待我,终有一日……”话未说完便被打断,阮姑娘低头盯着自己的指尖,那里正渐渐变得透明:“我知道,等过完年,阳气渐盛,我便要去那黄泉路了。”
腊月廿三,祭灶那日,柳生去城中买笔墨,回来时见庵里浓烟滚滚,几个泼皮正举着火把往墙上扔。阮姑娘在火光中拼命扑打,却怎么也近不了身,见柳生回来,急得直哭:“他们说这庵闹鬼,要拆了盖茶楼!”柳生顾不得许多,冲上去拉住领头的汉子,却被一把推倒在地:“穷酸书生,这庵是你家的?老子奉了李衙役的命,拆了!”
混乱中,柳生看见井沿的蓝花被踩得稀烂,阮姑娘的身影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像随时会被风吹散。直到衙役赶来喝止,泼皮们才骂骂咧咧地离开。柳生爬起来查看,只见古井已被石块填了一半,井中传来微弱的哭声。他拼命搬开石块,却见井底躺着件湿透的青衫,正是阮姑娘常穿的那身,领口的残莲绣纹,被污水泡得模糊不清。
“她被人毁了尸身。”当晚,隔壁卖豆腐的王老汉偷偷告诉他,“那李衙役三年前便盯上了阮家姑娘,听说她死后,还常来井边念叨。如今要拆庵,怕是怕她的鬼魂作祟。”柳生这才想起,阮姑娘曾说父亲坠井,如今看来,只怕另有隐情。他摸着井中捞起的青衫,袖口的猩红里子已褪成浅红,像是被人用刀划过,布料上还有几处焦痕,分明是被火灼烧过的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宵节那晚,柳生抱着从义庄偷来的阮姑娘的骸骨,跪在秋屏庵的残垣前。月光照着白骨上的刀伤,他忽然想起王老汉的话:“阮家父女是从徽州来的,带着不少银子,说是要给姑娘找婆家。后来听说阮老爹坠了井,银子也没了下落。”柳生颤抖着抚摸那截指骨,指节处有明显的断裂痕迹,分明是被人掰断的——这哪里是意外,分明是谋财害命! “砚秋……”微弱的声音从白骨间传来,阮姑娘的虚影渐渐凝聚,比往日还要透明几分,“别查了,李衙役如今已是典史,上头有人……”柳生握住她的手,只觉得掌心一空,她的手指竟穿过了他的掌心:“我不怕,你忘了我读的《洗冤集录》?明日就去府衙击鼓,我不信这天下没有王法!”
第二日,柳生带着骸骨和状纸,在府衙外跪了三个时辰,终于见到了新知府。那知府姓陈,刚从京里调来,最恨贪官污吏。开棺验尸时,柳生亲眼看见阮老爹的头骨上有一道凹痕,分明是被人用重物击打所致。而李典史此时已吓得面如土色,供出当年见财起意,推阮老爹坠井,又想强占阮姑娘,不想她激烈反抗,竟被他失手打死,抛尸井中,还谎称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