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明朝那些事33《夜雨秋灯录》(第2页)

“好个负心汉!”道士捻须长叹,“他那日在放生池见着令爱,便起了邪念,央人画了肖像,又请邪师在镜中作法,勾了姑娘的生魂去。可怜令爱绣的那红鞋,原是替他挡灾的替身。”陈老爷听得血气上涌,当场摔了那面菱花镜,却见镜碎之时,从镜匣里掉出片枯黄的枫叶——正是素秋咽气那日,小翠在柳文澜的袖口见过的那片。

后来有人说,每逢雨夜,朱雀桥边总会传来绣绷落地的声响,还有女子低低的啜泣:“柳郎,你袖口的枫叶,可是我去年重阳替你捡的那片?”

万历年间,苏州府有个姓周的布商,名唤周显扬。他常走南闯北收绸料,有回途经山东境内,正逢暴雨,便在山神庙里歇脚。夜里忽听得外头吹吹打打,像是有人家办喜事,烛火映得庙门的门缝里都是暖黄色。

周显扬好奇心起,从门缝里往外瞧,只见月光下走着一队穿红着绿的“人”,前头两个打着灯笼,灯笼上写着“胡府嫁女”四个金字,后面跟着顶朱漆小轿,轿夫竟都是些毛色发亮的狐狸。他正看得出神,忽觉肩头被人拍了下,回头竟是个白胡子老汉,穿着青布衫,腰间别着个酒葫芦:“周老板好胆色,敢瞧狐仙嫁女?”

原来这老汉是守山的猎户,姓胡。他说这山里的狐仙修了百十年,每逢月圆便要嫁女,若遇着心善的人,便会赐些福泽,若遇着心怀不轨的,便会被迷了心智。周显扬想起自己包袱里还有块给老娘买的桂花糖,便取出来放在香案上。老汉笑着点头:“周老板宅心仁厚,日后必有福报。”

三年后,周显扬在辽东收参时遇着了暴风雪,被困在深山老林里。眼看粮食就要耗尽,忽然有只火红色的狐狸扒着他的帐篷,嘴里叼着串野山椒。周显扬认出这狐狸耳尖有撮白毛,正是当年在山神庙见过的“轿夫”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狐狸引着他走了半夜,竟到了个山洞前,洞里堆着些干果和野蜂蜜。周显扬在洞里躲了七日,每日都有狐狸送来吃的,第七日清晨,那只红狐忽然口吐人言:“周老板可还记得山神庙的桂花糖?我家娘子说,那年您放的糖,是她嫁过来后尝过的最甜的滋味。” 后来周显扬回到苏州,特意备了三坛桂花蜜,送到当年的山神庙。当夜他梦见白胡子老汉来道谢,说狐仙娘子已经修成正果,要去蓬莱仙岛,临走前托他带句话:“人间最暖是初心,纵是畜生,也懂滴水之恩。”

周显扬后来在布庄的门楣上刻了只衔着桂花的狐狸,往来的客商都说,周家的绸料,总带着股若有若无的甜香,像是沾了仙气儿。

崇祯初年,杭州府有个穷书生,姓林,名遇春。他住在西湖南岸的破庙里,每日借着佛前的长明灯读书,熬到三更天,灯油见了底,便用手指沾着水在石桌上练字。

这年冬至前夜,林遇春正对着空油灯发愁,忽见灯芯“噗”地亮起,青幽幽的光里,竟坐着个穿月白衫的小娘子,梳着双丫髻,手里捧着个油瓶儿:“公子可是缺灯油?”林遇春惊得差点摔了砚台,却见那小娘子微微一笑,眼尾有颗泪痣:“我本是这庙里的灯魂,守着长明灯三百年了,见公子每日苦读,便偷了些香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