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73《万历天火》(第2页)
在这场灾难中,有一个名叫李长安的年轻书生。他原本在书斋里专心读书,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爆炸发生时,他被气浪冲出了书斋,摔倒在街道上。等他缓过神来,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街道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尸体和瓦砾,昔日繁华的北京城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
李长安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开始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他看到一位老妇人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下,痛苦地呻吟着。李长安用尽全身力气,搬开了压在老妇人身上的石块,将她救了出来。老妇人拉着李长安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好心人,谢谢你啊!我儿子和儿媳都在这场灾难中没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想活了……”李长安安慰着老妇人,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幸存者被救了出来。然而,这场灾难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眼前的伤亡和破坏。关于这场灾变的原因,民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对明朝的惩罚,因为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不堪,上天发怒降下了这场灾祸。也有人说这是妖怪作祟,是有邪恶的力量在暗中操控这一切。
还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说是王恭厂的火药库管理不善,引发了爆炸。但这种说法很快就遭到了质疑,因为爆炸的威力实在太大,远远超出了火药库正常爆炸所能产生的范围。而且,爆炸前出现的种种异象,如天空变色、奇异声响等,都无法用火药爆炸来解释。
在民间议论纷纷的同时,朝廷也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万历皇帝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满朝文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变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有的大臣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建议皇帝下罪己诏,祈求上天的宽恕;有的大臣则主张彻查王恭厂爆炸的原因,找出责任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最终采纳了下罪己诏的建议,他在诏书中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祈求上天原谅,并承诺会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整顿朝纲。然而,这道罪己诏并没有平息民间的恐慌和议论,反而让更多的人相信这场灾变与上天的意志有关。 李长安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原本一心只读圣贤书,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现在,他看到了百姓们在灾难中的痛苦和无助,看到了朝廷的软弱和无能。他开始思考,这场灾变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如果是天灾,为什么会如此诡异?如果是人祸,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带着这些疑问,李长安开始四处走访,收集关于这场灾变的各种信息。他走访了许多幸存者,听他们讲述爆炸发生时的情景;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试图找到类似灾变的记载;他还来到王恭厂遗址,仔细观察现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