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元朝那些事21

元至元二十三年,汴梁城的柳絮正扑棱棱往人衣领里钻。有个少年蹲在相国寺门口啃炊饼,忽见一老汉倒骑着头瘦毛驴,由西向东晃悠过来。那驴蹄子踢起的尘土里,竟裹着几片金黄的银杏叶,要知道此时才四月,汴河两岸的垂杨都还没挂果呢。

“老神仙来啦!”卖茶汤的王婆子端着铜瓢直嚷嚷,溅出的杏仁露在青石板上烫出几个小坑。少年赶紧将啃剩的炊饼塞进怀里,蹭着油手往袖口上抹——去年腊月,这老汉在州桥底下给李屠户治过烂腿,当时少年可瞅见他从耳朵眼里掏出颗豌豆大的药丸,在月光下竟泛着珍珠般的光。

毛驴走到少年跟前突然停住,驴背上的老汉咳嗽两声,冲他招招手。他穿件补丁摞补丁的青布道袍,腰间拴着个油葫芦,帽檐下露出的鬓角白得像霜,可那对眼睛却亮得跟汴河里的星星似的。少年忙不迭跪下,额头贴着还带露水的青石板:“仙长唤小人有啥事?”

“小友,可知城西十里铺有棵老槐树?”他的声音像晒暖的棉絮,软和和地往人心里钻。少年忙点头,那槐树他认得,三百年树龄,树干里能钻进个孩童,去年还被雷劈出个大窟窿。“酉时三刻,你带把斧头在树下等我。”老汉说完,轻拍驴臀,那毛驴竟原地转了个圈,撅着尾巴往西走了,蹄印里还嵌着几片金灿灿的银杏叶。

日头落进汴河时,少年攥着从铁匠铺赊来的斧头,站在老槐树下直打摆子。树洞里黑黢黢的,隐约飘出股陈年老酒的香气。远处传来梆子声,刚数到第七下,就见那瘦毛驴驮着老汉从暮色里晃出来,驴背上还多了个黄布包裹。

“劈树时别说话,劈出个窟窿就停手。”老汉翻身下驴,从包裹里取出个紫金葫芦,往树根处浇了三圈酒。少年握紧斧头,刚劈第一下,就听见树干里传来闷雷似的轰鸣,树皮裂开的纹路竟像人皱巴巴的眉头。劈到第七下时,“咔嚓”一声,碗口大的树洞豁然开朗,里面躺着个穿红肚兜的娃娃,正抱着个酒坛子啃得吧嗒响。

“你这孽畜,让我好找!”老汉伸手拎起娃娃后颈,那娃娃突然变成只三寸长的金蟾,“呱呱”叫着往草丛里蹦。老汉不慌不忙揭开葫芦盖,就见一道白光闪过,金蟾竟化作一缕青烟钻进葫芦里。他拍拍少年肩膀,从袖中摸出粒红豆大的药丸:“拿去给你娘,她心口的老毛病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