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第37章 韩湘子造酒开花

要说这韩湘子造酒开花的故事,那可是宋朝年间就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一段奇闻。那会儿长安城里的老少爷们儿,茶余饭后聚在一块儿,只要有人起个头说“韩湘子”三个字,保准有一大帮人凑过来接话,有的说亲眼见过那酒坛里开出的花,有的说韩湘子当年酿的酒能治百病,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自个儿就是那故事里的人。

咱今儿个就把这段故事好好说道说道,得从韩湘子还没成神仙那会儿说起。那时候他叫韩湘,是大文豪韩愈的侄孙,这层关系得先拎清楚,不然往后的事儿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韩愈这人,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写文章更是一把好手,可他对自个儿这侄孙,那是既头疼又心疼。为啥?因为韩湘打小就不爱读那些之乎者也的圣贤书,偏偏喜欢捣鼓些花花草草,有时候还跟着街上的道士瞎转悠,学些画符念咒的玩意儿。韩愈见了,气得胡子都直抖,拿着戒尺追着他打,边打边骂:“你这小子,放着好好的功名不去求,整天跟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块儿,将来能有啥出息!”

韩湘被打得嗷嗷叫,可过后该干啥还干啥,只是比以前更隐蔽了。他总说:“叔公,这世间的道理不止书本里有,花草里有,云彩里有,连那风里都藏着学问呢。”韩愈听了这话,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叹口气:“罢了罢了,你这性子,随你爹妈去了。”

其实韩湘心里头有杆秤,他知道叔公是为他好,可他总觉得自个儿的命数不在科举上。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他常常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总觉得有啥事儿在等着自个儿去做,具体是啥事儿,他又说不上来,就像揣着个没发芽的种子,知道它会开花,可不知道开啥样的花。

转机出现在韩湘十六岁那年。那天他在终南山里采药,迷了路,转悠到一个瀑布跟前,看见个白胡子老道坐在石头上钓鱼,鱼竿是根枯枝,鱼线是根蛛丝,水里头连个鱼影子都没有,可老道钓得津津有味。韩湘觉得稀奇,就走过去作揖:“道长,您这钓的不是鱼吧?”

老道转过头,眼睛亮得像山里的星星,哈哈一笑:“小娃娃眼光不错,我钓的是有缘人。”韩湘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就蹲在旁边跟老道聊起来。老道也不藏着掖着,跟他讲了些阴阳五行、炼丹修道的事儿,韩湘听得入了迷,太阳落山了都没察觉。最后老道给了他一粒黑乎乎的药丸,说:“吃了它,往后你就知道自个儿该干啥了。”

韩湘半信半疑地把药丸吞了,刚下肚就觉得肚子里像揣了团火,顺着嗓子眼往上冒,接着又像有条小蛇在血管里乱窜,折腾得他在地上打滚。等那股劲儿过去,他忽然觉得脑子清明了不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看那老道,哪儿还有啥老道,就见一道白光冲天而去,只留下句话在风里飘:“酿酒开花日,点化世人时。”

韩湘这才明白,自个儿遇上仙人了。打那以后,他像是变了个人,虽然还是不爱读圣贤书,可身上多了股仙气儿,说话办事儿也透着股机灵劲儿。他开始琢磨老道说的“酿酒开花”,心想这酒该咋酿,酿出来的花又能有啥用。

过了两年,韩愈因为上表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这潮州在当时可是蛮荒之地,瘴气弥漫,路途遥远,韩愈一把年纪了,这一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韩湘得知消息,急得直跺脚,连夜收拾了个小包袱,跟在韩愈的队伍后面,一路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