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大明商帮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

崇祯皇帝看着文华殿内这些丝绸商人神色各异的脸庞,微笑着并不说话。

良久之后,崇祯皇帝使了个眼色,一旁站着的王承恩立马站出来,装作催促崇祯皇帝道:“启禀陛下,奴婢看这些商贾都不识抬举,皇爷不要与他们废话了,您不是让奴婢还召集了徽商,还有江右商帮,还有广东的粤商么,既然这苏州和扬州的商人不愿意配合,皇爷不妨见见这几个省份的商贾,奴婢想,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文华殿内,苏州和扬州二府的富商巨贾们闻言,心中顿时大惊!

要知道王承恩口中的这些商帮,在大明也算是远超他们自己,鼎鼎大名的几大商帮了!

大明王朝幅员辽阔,在社会的需求发展和物品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几大着名的商业帮派。

首屈一指的,便是在山西的晋商,尤其是在平遥、祁县、太谷等地的商贾,尤为突出。

他们凭借着中原大明王朝和草原部族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所经营的商品也颇具晋商的特色。

首先是盐业。晋商凭借明初“开中制”(以粮换盐引)起家,靠给九边各个重镇输送粮食,换取食盐销售资格,二百多年下来,已经逐渐垄断北方盐业。

其次便是铁器和煤炭。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冶铁和煤矿开采都比较发达,而这两样,也都是关外各部族日常生活急需的物品,自然不愁赚不到钱。

最后,也就是晋商崛起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边境贸易和走私”。平日里,晋商与关外的蒙古、女真进行马匹、皮毛、人参交易,他们则给关外输送食盐,铁器,粮食等一系列大明官方的违禁物品。

这个在之前满清英亲王阿济格口中也详细的提过。

最后晋商形成了横跨关内关外,多个区域的商业网。

其次,便是徽商。主要集中在徽州府(今安徽黄山、江西婺源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