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荆州相遇
自从那日左良玉决定起兵之时,他就派出金声桓跟在自己的爱子左梦庚身边,并拨给左梦庚十万兵马,让他带着这巨大人数的兵马,北上收复湖广以北的襄阳,荆州等要地。
自己则带着两万人马,慢悠悠的在后面对爱子打下来的府县进行分兵驻防。
少帅左梦庚带着十万之众,浩浩荡荡的从武昌出发,前往湖广以北,收复失地。
果然,离武昌最近原本被顺军占领的承天府,看到左梦庚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兵马空虚的承天府内各州县城,纷纷望风而降,被李自成安排的大顺官员们麻溜的脱下大顺的官服,根本就不用左梦庚率军攻打,立马对着左梦庚开城门请降!
就这样,短短半个月,在十二月中旬时,承天府已经全部在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下了!
这让左梦庚志得意满,得意万分。
而对于一心想扶自己儿子上位的左良玉也是老怀大慰。
他立马对大明朝廷发出请功奏折,崇祯皇帝见状,果然很痛快的又将二十万两白银给送了过来!
见皇帝陛下说话算话,这让“左家军”全军上下很是受到鼓舞,当他们准备继续向北进攻的时候,位于承天府内的左梦庚接收到了一个情报。
据郧阳府暗查的间谍来报,称此刻在川蜀的张献忠部,已经派出了他的义子之一的安西将军李定国,东出四川,此刻已经率军占据了郧阳府和襄阳府,正带兵往左梦庚即将前往的荆州府内行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左梦庚惊怒交加,他手中可是有十万大军的!他已经将湖广以北的五座府城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是断然不能容忍自己到嘴的府城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什么安西将军李定国给夺走!
本来左良玉和左梦庚父子两打的算盘便是:首先,左良玉身体不好,常年患病,于是他让左梦庚带着十万大军北上,只要收复了湖广以北,被大顺占据的五座大府,那左梦庚有如此的军功,扶他上位,执掌他们“左家军”大权,自然会让麾下的其他将领心服口服!
其次,左良玉也可以借这个军功,向大明朝廷给他们父子要上一个封侯的职位,让崇祯皇帝兑现自己之前给他们父子承诺的封他们为“宁南侯”,再加一条“世袭罔替”,只要大明朝廷不灭,这才是他左良玉子孙绵延,富贵不绝的根本保障。
所以左梦庚听闻这个消息后,立马暴跳如雷,他绝不能够忍受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李定国,坏了他们父子的心中大计!
而且,目前自己手中可是有十万大军的啊,这收复湖广五府的事业才刚刚开了个头,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于是,左梦庚既生气,又焦躁。
他随即派出大量的间谍,潜入郧阳府和襄阳府内,刺探这个叫李定国的相关情报。 最终,间谍们将探查得到的情报,汇聚在了左梦庚在承天府内的军营处。
情报显示,对面那个叫李定国的大西军贼寇,带兵五万大西军出蜀地,目前占据了郧阳府和襄阳府,又分兵驻防,目前仅仅带了一万兵马,前往荆州府而来。
看到这个消息,左梦庚再无顾虑,留下两万兵马驻守在承天府内,自己带着八万“左家军”,直扑荆州府而来。
李定国和左梦庚两边的人马,分别从荆州府的东西两面,快速的渗透着这座湖广要地。
最后,他们无可避免的在荆州府的宜都县相遇了!
看着对面明军士卒人数远比自己多的李定国,明智的停下了东进的步伐,安营扎寨,在宜都县城外固守,谨慎的观察着左梦庚部的动向。
而左梦庚率军驻扎在枝江县,此刻他手中足足有五万余人,所以一点也不把李定国的一万人放在眼里。
左梦庚于是简单粗暴的率大军直接进攻宜都县城,李定国见左军锋锐正盛,选择避其锋芒,主动后撤。
于是左梦庚部毫不费力的将宜都县城据为己有。
看到大西军后撤的左梦庚站在城头上猖狂的大笑起来,他认为这些后撤的大西军一定被自己吓破了胆,那个叫李定国的将领也不过如此。
果然,军中一名斥候禀报说:“启禀少帅,标下看到,那股大西军一路西撤,居然仓惶的分兵逃往两个方向,一部分是向西逃往荆门山方向,一部分是向东逃往虎牙山方向,而且标下看到,逃往虎牙山方向的贼寇,有一人盔甲鲜艳,一定是这支大西军的统帅。”
这名斥候请示少帅左梦庚,是否派兵进行追击?
听到这个消息,一旁的金声桓立马站出来,恭声禀报道:“启禀少帅,俗话说‘穷寇莫追。’,这伙贼寇逃入山中,晾他们也不可能翻出大多的浪花,我们还是稳扎稳打,我们有五万人马,人多势众,这荆州府迟早要全部归少帅所有!所以,末将认为,放他们回去,不可追击!”
“此言差矣!”突然从旁边传出来一道声音,众人转头望去,原来发声之人,正是跟随左梦庚一起从武昌府而来的复社公子侯方域。
只见此人“刷”的一下打开了折扇,潇洒无比的冲着左梦庚开口说道:“左少帅,在下认为应该派兵追击!俗话说:‘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既然这支大西贼寇被左帅的虎贲之师吓破了胆,慌不择路的逃往深山,在下认为,此刻正是歼灭这个名叫李定国草寇的最好时机,我们应当派虎狼之师,长驱直入,将他们歼灭在深山,这样一来,不仅占据荆州府以西的贼寇会不战自溃,而且在下料定,一旦主帅被杀的消息传到襄阳和郧阳二府后,盘踞在襄阳府和郧阳府的大西军贼寇,也会闻风丧胆,仓惶逃回川蜀之地。这样一来,少帅唾手间,便可直取荆州,襄阳,郧阳三府,如此一来,则湖广全境谈笑间即可光复,少帅大事亦可成矣!”
本来就没有把名不见经传的李定国放在眼里的左梦庚闻言大喜,他其实在内心深处也倾向于率军追击。
所以,当自己的“知己”侯方域,提出率兵追击的建议后,左梦庚认为,这条建议,简直就是提到了他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