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忽悠,全是忽悠!(第2页)

他自幼生长在脂粉堆里,听惯了“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诗词,哪里见过这等充满阳刚之气的“军中诗词”?

尤其是贾铨最后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更是将他的好奇心撩拨到了极致。

他放下茶盏,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铨兄弟,哪四个字?你倒是快说啊!”

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此刻燃烧的,不是对女儿家的痴缠,而是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对“流芳千古”的向往。

贾铨看着贾宝玉这副模样,心中暗笑。

这鱼儿,终究是上钩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用“军中诗词”的新奇理论打破贾宝玉固有的认知,再用“流芳千古”的诱惑,彻底俘获他的心。

“流芳千古!”贾铨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流芳千古……”贾宝玉喃喃重复着,眼中异彩连连。

这四个字,如同四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房。他自诩才情过人,平日里也颇以诗词自傲。

可那些诗词,不过是闺阁女儿间的吟风弄月,与“流芳千古”这四个字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铨兄弟,你……你当真认为,军中诗词,能让人……流芳千古?”贾宝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丝期盼,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王夫人让他来打探贾铨底细的交代。

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那四个字,以及贾铨所描绘的,那条通往“流芳千古”的道路。

贾铨看着贾宝玉激动的神情,心中更加笃定。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这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哥,拉进了自己的“局”中。

“你觉得,岳武穆的《满江红》如何?”贾铨不答反问。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贾宝玉脱口而出,这是他少有的,能倒背如流的非闺阁诗词。

“好!果然好记性!”贾铨抚掌赞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等气吞山河的词句,难道不能流芳千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