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杂志报社的筹备工作(第2页)
路上郭冯生翻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还是有些犹豫。
“峰哥,我们真要这么早地收购报社吗?”
上个中专的郭冯生心里很清楚,未来华莱士跟蜜雪冰城想要做大,早晚是要沾染这些的。
甚至他很明白林一峰对于未来的版图,日后像是电视与电台的广告投放也是必不可少。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些对于林一峰还在企划的胖东来也有不小的好处。
但胖东来建设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在郭冯生的角度,他感觉林一峰有些操之过急。
等日后资金流稳定有更多富余的钱,他们完全可以收购一家成型的报社,而不是现在购买一个报社慢慢进行培养。
林一峰将手搭在方向盘上,安静等待着路口的红灯。
“老郭,我跟你说。”
“报社这玩意儿,是要一步步慢慢去运营的。”
“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收购时间,等过两年再想买,可能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林一峰并没有解释得太清楚。
因为他比谁都明白,再过两三年收音机普及,时代就要变了。
更不用说在千禧年前,mp3的爆火,这更是让半导体收音机价格拦腰斩断,那时候人们会更加依赖报纸这些东西。
可以说从94年开始再往后,报社就是在蒸蒸日上,各种全国性的杂志报刊层出不穷,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才被终结了势头。
而车上,郭冯生也是跟林一峰介绍着他们要去的目的地——《山城生活报》。
……
在山阳城接近郊外的一个破旧小院内。
无数年轻的男女正在院子内忙前忙后,有的人在拿着扫帚努力清理院子内的灰尘,其中几个人更是端着水盆,在努力朝着院子内洒水。
如果不是门口招牌上写着《山城生活报》六个大字,可能路过的人还以为谁家要办喜事,忙着准备大扫除。
不过对于这群在报社工作的人而言,今天对于他们无疑是一个大喜的日子。
门口招牌旁边,几个用青石配合木板组建的简陋椅子上,一个略微上了些岁数的中年人,正在努力搓着自制的旱烟。
岁月的痕迹堆积在了男子的眼角,对方也只是默默地搓着烟丝,满面愁容。
身旁一个扎着两根麻花辫,身着朴素的女生抱着一摞牛皮纸袋子凑到身边。
“主编,你说这人怎么就看上我们报社了。”
刘胜兴弹了弹烟丝,从口袋中摸出一盒皱巴巴的火柴,随性地抱怨了两声。
“管球他的嘞。”
“只要不是拿劳资搞耍,他爱咋咋。”
见主编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麻花辫女生只能一脸失落地离开。
而刘胜生抽着香烟,却露出一副头痛的模样。
比起其他城市,山阳城报社的生存环境就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除了那种全国性的报刊之外,基本会有三到四家本地报社互相竞争。
可山阳城却不一样,他们这个城市只有两家报社。
一家《山城日报》,一家就是《山城生活报》。
前者每日少说在山阳城卖出成百上千份的报纸。
后者,只能寄托于他们每周能不能卖出五百份。
有时候统计下来,他们一周能够卖出一千份,报社上下都要庆祝个两三天。
要问山阳城其他的报社哪去了?
就以山城日报这股碾压的态势,其他家报社要不就是撑不住解散,要不就是全员被整编吸纳到了山城日报的麾下。
山城生活报能存活到现在,说不好听都是整个报社为爱发电。
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着报社的运营。
当跟郭冯生见过几次面,从对方口中得知有人要收购他们报社的时候。
刘胜兴可谓是又喜又忧。
喜是报社终于能看到了希望,对方是目前山阳城十分火热的华莱士跟蜜雪冰城的经理。
忧则是,刘胜兴担心这是山城日报换的另一个收购手段。
毕竟之前山城日报也是没有利用过这个方式,只不过让刘胜兴给识破,这次收购直接告吹。
之所以刘胜兴想要跟山城日报刚到底。
只是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
就在刘胜兴刚刚嘬了两口烟,就看到不远处土路上,一个平头男子正高兴地朝着他们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