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水变油大师(第2页)

对此林一峰也很理解。

这家伙要不是处处小心,也不至于能行骗十年不被戳破。

虽然王洪成现在依旧是强弩之末,也就是早死跟晚死的区别,但没有人想要主动找死,对于他们的拉拢,这家伙还是保持着很强的警戒。

“老郭,晚上青衣要再来电话,你让他直接给我打过来。”

“我跟他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郭冯生木讷地点了点头。

次日中午,林一峰刚刚吃完饭,就接到了许青衣的电话。

电话另一端的许青衣语气中充满了愧疚。

“峰哥,我这事儿没办好。”

林一峰听后只是微微一笑。

“别在意。”

“你明天,去银行取钱。”

“我让老郭给你打了五万块。”

“你在遇到王洪成,直接将钱给他,告诉他这是我给的定金,然后让他跟我联系。”

许青衣听到林一峰的话震惊不已。

“五万块!”

“给这个骗子?”

“峰哥,这……”

林一峰打断许青衣继续讲话。

“让你做,你就做。”

“别担心,区区五万块,这只是撒的饵儿。”

“如果五万块能够解决,那也算是省了不少的事情。”

这五万块对于林一峰而言并不算多。

但对于已经马上要走上绝路的王洪成而言,那可是一笔救命的钱。

90年代五万块,绝对够他好好应付那些催促他的企业,也能给政府那边一个合理的交代。

想要把王洪成钓到牧野市在哄去共城,这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

“行,我知道了,峰哥。”

许青衣答应以后挂断了电话。

林一峰靠在椅子上深呼吸一口气。

如果他没有记错,现在的王洪成应该在为东三省建厂而感觉到焦虑。

本身那些企业都是支付定金,再加上与王洪成合作,提前入股了他的技术,这些钱十年下来这家伙早就花得七七八八,哪还有什么钱建厂。

好在是关键时刻政府入局,让他有了一口回血的资金流,但现在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这家伙现在就需要找到另一个冤大头,帮忙拆东墙补西墙。

林一峰就准备借助这个机会,让王洪成来搞定共城那边的日企。

以这家伙多年在东三省跟地方官员打交道的经验,他搞定区区一个共城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王洪成这家伙,能说的可就太多了。

无非就这家伙哄骗了整个东三省,在当年就创立下了让周围政府痛失四个亿的损失。

当然这家伙骗局也十分简单,83年第一次发布录像带,给当地局长表演滴水变油,并且当场将产物加入汽车演示。

这个过程就是跟夫妻打配合,偷偷利用两个一模一样的桶,暗中调包罢了。

这个手段当时在电视上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国内“第五大发明”的头衔出现,这家伙更是利用这个东西开始到处招摇撞骗。

84年更是在有关部门的情况下,表演了一波将11吨水变成燃油的行为。

过程中虽然加入了汽油跟他好几桶“水基燃料膨化剂”,实际这个设施底部就准备了油田,在加入以后,打开骗过了所有人。

从84年在有关部门见证以后,这家伙可谓是彻底走向了人生巅峰。

自此以后,这家伙又相继推出“膨化汽油”“膨化柴油”“膨化燃油”,实际上就是将油水比例勾兑,勉强让汽车能够启动燃烧。

只要稍微一些懂行的,都知道这样会十分伤害发动机。

不过也就是这样,这家伙靠着四处走访行骗,一举打响了名气。

等到了86年,王洪成第一次被中科院质疑的时候,王洪成又毁约不干,并且趁机在中科院专利管理处偷了一份盖有中科院公章的文件和印有中科院抬头的空白信笺。

回去用剪贴和复印的办法伪造了一份中国科学院发的《王洪成发明成果证明》文件,到各地出示,以骗取合作单位的信任。

这一手,再也没有任何部门在找上王洪成的麻烦,直接让他有了中科院的“背书”。

从那以后,各地投资不断,王洪成一边应付着其他人,一边让企业不断在他身上投资,为此他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一切的转折点就在92年末,东三省地方政府联合部队,要求王洪成加大生产进度,准备让他获得的投资开始准备进行建厂的时候。

王洪成彻底没了办法,只能一拖再拖。

没有任何人不比他更加清楚,他的产物偏偏老百姓就不错了,哪有能力给部队使用。

最要命的还是,当时东三省各地方市政府,准备让王洪成第一批产品配装给当地公交车,将当地公交车使用的燃油,全部都替换成王洪成手中的“燃料膨化剂”变出了油。

这让王洪成一步步开始走上绝路。

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惊弓之鸟,每天最多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推脱市政府,还有就是从哪里筹钱保证建厂的资金流动。

林一峰这时候给他抛出橄榄枝,就算王洪成再怎么戒备,他也不得不接下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