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240章 《粤语诗学的探索》

《话噈话初心》(粤语诗)

文/树科

人之初,性本善

点知三岁俾呃利是钱……

细个阵,嘟想学

学嚟学去,学嘟玩咗……

大咗啲,心想学

身唔学,身唔喺当初……

大个咗,学人哋

学江湖,学学唔同天……

生到老,学到老

学到善人吔亏在眼前……

《树科诗笺》2025.3.2.穗城珠冮畔

《解构与重构》

——论《话噈话初心》的粤语诗学探索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语境中,方言写作始终是极具生命力的独特存在。树科的粤语诗《话噈话初心》以市井俚语为经,以人生哲思为纬,在看似随意的口语化表达中,构建起对人性本质、成长困境与生命真谛的深刻叩问。这首作品突破传统诗歌的典雅范式,将粤语的鲜活特质与诗歌的美学追求熔铸一炉,在解构与重构的辩证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诗学价值。

一、方言入诗的语言革命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其生命力往往在于对语言边界的不断突破。《话噈话初心》开篇即引《三字经》名句 “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耳熟能详的经典文本与粤语口语 “点知三岁俾呃利是钱” 形成强烈碰撞。“点知” 意为 “谁知”,“俾呃” 即 “被欺骗”,俚俗的表达瞬间消解了经典的神圣性,使诗歌产生一种荒诞的喜剧效果。这种语言策略恰似巴赫金笔下的 “狂欢化”,通过对权威话语的戏仿与颠覆,打破既定的语言秩序,构建新的意义空间。

粤语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为诗歌创作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诗中 “细个阵”(小时候)、“嘟想学”(都想学)、“身唔学”(身体不行动)等表达,不仅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气息,更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形成了区别于普通话诗歌的音乐性。这种方言的运用,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本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粤语地区的市井街巷,感受到语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正如艾青所说:“诗的语言必须是新鲜的,有光彩的,富有暗示性的。”《话噈话初心》通过方言的运用,实现了语言的新鲜与光彩,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在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