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575章 《在废墟上重建诗意的维度》(第3页)
在文化记忆的维度,诗中反复出现的"返屋企"(回家)母题,与荷尔德林"诗意栖居"的理想形成残酷反讽。当老屋坍毁成为"冇屋企"的现实,诗人却在方言的语音褶皱里重构精神故乡。这种努力让人想起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通过玛德莱娜蛋糕唤醒的记忆,但树科的救赎之道更具东方智慧:在"墟头巷尾"的日常废墟中,在"老坑睇"(老人注视)的沧桑目光里,寻找抵御现代性异化的文化抗体。这种诗学实践恰如德里达解构理论中的"替补"逻辑,在看似边缘的方言地带重建中心的可能。
结语:
树科的粤语诗歌创作,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张力场中开辟了独特的诗学空间。通过对废墟意象的方言重构,对生存困境的本土化言说,诗人在现代性的荒原上种植出抵抗异化的语言植株。这种创作既是对岭南文化记忆的招魂术,也是为汉语新诗提供的方言解毒剂。当"天唔应"的绝境成为时代共相,那些在粤语韵脚中闪烁的星光,或许正指引着重建精神家园的隐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