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飘飘飞 作品

第113章 书院筹备,划进士之名!(3k)(第2页)

这么豪横

以往,河州是吐蕃疆域,城池自然也是吐蕃人建造。

相比起大周城池,吐蕃城池略显粗糙,规模也要小上不少。

可是再小,好歹也是城池啊!

“香子城,常驻百姓约莫是多少”江昭出声问道。

要是常驻百姓太多,都驱逐未免影响不好,肯定不能由着苏轼乱来。

“一万左右。”张载连忙答道。

“一万。”江昭掂量了一会儿,摆了摆手:“罢了,由着他吧。”

以城池为书院,略显豪横。

不过,相比起新建一座书院,拨出现成的城池,肯定要便捷不少。

“让子瞻腾出时间,呈上一份新建城池的规划。既然占据了百姓的城池,肯定得为百姓新建一座。”

本来,江昭的意思是简单的建造一座书院就行。

百余木屋,些许长廊,以简便为主。

结果,苏轼愣是要拨一座城池。

既然要拨城池,肯定得为百姓新建一座城池。

区别就在于,新建造一座城池的时间,起码是两三年起步,拨城池为书院可节约两三年的时间。

“是。”张载连连点头。

“童生院、秀才院、举子院、蕃学院。”

江昭望着书院规制,缓缓点头。

这个规制还行。

特别是考虑到了蕃学。

以往也设有蕃学,鼓励吐蕃、西夏子弟学习儒学,但可惜的是没有书院,略显粗糙。

如今,条件好了起来,肯定得改善一二。

文书上,设立地点、规制一过,就是书院的管理层和教书先生的问题。

山长、副山长、讲书、助教、监院、典谒、管干、直学等职位,除了“山长”二字有过标注,余下的都是空缺。

【禀宣抚使,某或可为山长。】

这是苏轼的标注。

江昭往后仰了仰。

所谓山长,也即书院院长。

因是官府建立的书院,山长必须得是官员兼任。

当然,山长一职本身并没有官阶。

究竟是几品,纯粹是取决于兼任官员本身的职位。

不过,一般来说,书院山长的选择都得考虑到学政的问题。

一路学政,乃是从四品官职。

区区书院,哪怕是官府建立,山长顶天了也就五品官身。

苏轼为正六品通判,且是正统庶吉士出身,担任山长,合情合理。

况且,两人有不菲的交情。

涉及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苏轼想要就给呗!

“山长一职,子瞻兼任吧!”

“副山长——”江昭沉吟起来。

苏轼是正六品,副山长就得是从六品,亦或是七品官兼任。

不过,六、七品的官员,有资格让他记住名字的人,少之又少。

“大人。”

就在这时,张载唤了一声。

江昭举目望去:“子厚有合适的人选”

作为从八品的勾当公事,行“秘书”之职,张载官位不高,但影响力却算不上小。

特别是这种涉及举荐人才的情况,其一言往往就可决定一些官位比他更高的人的命运。

张载面露迟疑,回应道:“下官去过一次河州,结识了不少好友。下官与伯淳,都颇有治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