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飘飘飞 作品

第208章 众将议功!霸道皇帝为我添朝!(二

第208章众将议功!霸道皇帝为我添朝!(二合一)

熙丰元年,二月十七。

西宁州,中军大帐。

文臣武将,班列左右。

不少人频频举目,望向左首、右首的两人。

王韶!

顾廷烨!

两者,一人主动镇守会、邃二州,一人镇守大后方。

这会儿,竟然都长途奔波,齐聚于此。

莫非

文臣武将,暗自相视,皆是面露了然之色。

论功行赏!

也唯有论功行赏,功臣排序,方能让两位核心人物齐齐长途跋涉。

主位。

一杯蜜水饮尽,江昭拾起一道锦帛,望了两眼。

“自从九月入边以来,已有百五十天之久。边疆格局,可谓日益变动。”

江昭向下望去,徐徐道:“除了河、兰、乐三州之肃清,会、邃、西宁、湟、廓五州之拓土以外,更有阵斩国主、生擒董毡之壮举,大快人心。凡此间种种,皆是仰赖列位尽心尽力。”

“时至今日,木征退避,西夏内乱,边疆已然稳若泰山。”

“恰逢薄老将军入边,可暂行镇守边疆,也是时候定夺功绩。”

话音一落,几十人齐齐一震,面上尽是轻松欣喜。

入边征战,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为的,可不就是建功立业,论功行赏嘛!

约莫二十息,议论之声渐消。

“如此,便正式定夺功绩。”江昭平和道。

说着,江昭望向右列,一一扫过几十位将领,旋即问道:“单论战功,众将孰为首功”

作为罕有的精通兵略的文人,凡是江昭统兵,都会制定战略,统筹全局。

这注定了他的功绩是独一档的存在,无人可与之相争。

即便是有人阵斩国主、生擒董毡,也难以撼动他分毫。

可除了主帅以外,关于功绩的排序可就有不小的争议。

文人相轻,武将何尝不是如此

更何况涉及功绩排序,单是一名的悬殊都有天大的恩赏差距。

一些争议,自是难以免却。

作为主帅,本是有权横行专断,一人定下功绩排序。

可但凡不是傻子,就不可能横行专断。

该议还是得议。

最起码,结果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来。

谁为武将首功

右列武将,足足几十人,一齐望向了顾廷烨、王韶、姚兕三人。

此三人,无一例外都是战略性功绩。

顾廷烨,统兵三万奇袭西凉城,切断西夏粮道,并与熙河主力包抄夹击,拓土会州、邃州,实为开疆拓土的的核心人物。

王韶,统兵三万镇守河、兰、迭三州,兵略决策横跨三州之地,愣是拖住木征、董毡二人六万精锐,杀敌万余。

此外,更是有拓土迭州,生擒董毡的功绩。

无论从大局观上,亦或是单拎具体的功绩,都相当不俗。

姚兕,统兵五千扼守一方,布下火道,流矢射杀西夏国主。

阵斩李谅祚,致使西夏顾不暇接,内乱横生。

无一例外,都是有助于推动大局的功绩。

孰高孰低

约莫三息,王韶持手一礼,退出了首功之争:“王某功绩浅薄,便不与顾、姚两位将军相争。”

统兵三万,镇守大后方,生擒董毡,功绩自是上佳。

可涉及开疆拓土,单是镇守大后方,肯定不足以成为首功,难以服众。

至于生擒董毡,仅是添头。

主动退出,亦是武将第三,不差!

江昭点头,望向顾廷烨、姚兕二人。

姚兕面色凝重,眉头紧皱,俨然是有些迟疑。

说实话,起初去扼守北门,他仅仅是想要搏命夺得一点功绩而已,真没想到能杀李谅祚。

猛地立下泼天功绩,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姚兕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究竟是该争,还是不该争

首功,估摸着得封爵吧

右首,顾廷烨沉吟着,持手一礼,就要退步。

单论影响力,阵斩国主,的确是相当厉害。

若非李谅祚遭到阵斩,开疆拓土绝对要困难不止一筹。

史书上,关于阵斩国主的功绩,往往定为奇功,其中不少更是被定为首功。

为新人让路,未尝不可。

然而,手方一抬,就有人及时打断:“顾将军!”

一声惊呼,几十人齐齐望向顾廷烨,又望向呼唤之人。

顾廷烨一怔,回首望去。

永昌伯爵伯爵庶长子梁昭!

“你衣领乱了。”梁昭提醒道。

顾廷烨暗自一叹,点了点头,持礼的双手摊平,顺势理了理战袍。

不少武将,亦是齐齐望向顾廷烨。

显然,相比起姚兕,他们更钟意于顾廷烨。

一则,姚兕不能服众。

阵斩国主,自是一等一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