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飘飘飞 作品

第216章 帝后失和,废后前兆!(第2页)

偶尔要是有出身较好的妃嫔,牌子上也会记载妃嫔的母族。

但总体而言,记载着妃嫔母族的牌子,还是偏少。

究其缘由,主要是三品以上的文臣以及有权有势的老牌勋贵,都不会让孙女、女儿等女眷入宫。

三品以上的文臣,已经是实权三四十名的人物,手上根本就不缺权势,也不缺富贵。

文臣注重养望,让孙女、女儿入宫,除了染上攀附皇权、谋取私利之嫌,根本没什么好处。

总不能让外戚入阁拜相,治政天下吧

要是有文臣让孙女、女儿入宫,大概率是担心政绩暴大雷,让孙女、女儿入宫无非是为了保住一条老命,免却灾祸。

老牌武将勋贵,执掌兵权几十年之久,军中势力根深蒂固,自然也不会谋求成为外戚。

若说老牌勋贵是遭文官忌惮,那老牌勋贵兼外戚简直就是文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一点外戚名头,遭受文官强势打压,实在是不值当!

相性之下,还是老实一点为好。

是以,母族权势不低的妃嫔,还真就是凤毛麟角。

几十道牌子,一一拾起。

直到

高!

皇后高氏,禹州人,坤宁宫。

赵策英一怔。

“怎会有皇后的牌子”赵策英皱眉。

作为母仪天下的存在,皇后不应该在“翻牌子”的行列。

李宪走近一看,面色微变,连忙跪下道:“官家,老奴失察。”

“这牌子是怎么来的”李宪连忙望向敬事房的小太监。

小太监答道:“三天前,皇后娘娘让人塞进来的。”

赵策英眉头微皱,心头了然。

近来,已有三日未曾翻牌子。

皇后让人塞了牌子,却运气不好,连着三天都没被翻。

约莫几息,拾起牌子又放了下去。

赵策英问道:“朕,已有多久未曾行朔望之礼”

所谓朔望之礼,也即规定皇帝在初一、十五单独临幸皇后。

这也是为何盘子上本该没有皇后的牌子。

一月两次临幸,已然是相当恩宠。

当然,自从皇后劝谏以来,帝后失和,自是未能如期遵循“朔望之礼”。

李宪心中暗自一算,恭声回应道:“百三十日有余。”

“嗯。”

赵策英沉吟着,徐徐踱步。

劝谏外戚入边一事,自从欧阳修、吕公著二人贬谪、入狱,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但,实际上还有一人未曾解决。

皇后!

劝谏之事,皇后可是妥妥的主力,甚至一度毫无母仪天下的风范。

否则,也不至于闹到帝后不和,皇后失宠的地步。

只不过,宫闱之事,臣子终究是不好说些什么,也就没被摆到朝堂上探讨。

走了十余步,赵策英望向盘中端着的几十道牌子。

最终,还是不免集中于“禹州人”三个字上。

“唉!”

赵策英摇头,叹了一声。

“移驾坤宁宫。”

高氏,终归是他的结发妻子,更是为他诞下了长子赵俊。

堂堂皇后,母仪天下,却让人塞牌子,无疑是知错的表现。

皇后失宠百余日,也算是给了些警告教训。

既然已经知错,那就临幸一次,顺带说清楚一些事情,就算是翻过这一篇章。

当然,不论如何,心里终归是有了一道坎,夫妻情分,再难回到过去。

“是。”李宪起身,就要去安排人通知皇后相迎。

谁承想,赵策英却道:“不必传诏。”

要是传诏,未免太过正式。

今日,他要与皇后说些事情。

皇后,就该有母仪天下的样子。

坤宁宫。

主位,皇后高氏抿着茶水,面上自有一股萦绕着难言的哀愁。

其下,一左一右,列席坐着两女。

左列女子,为皇后高氏的姊妹,小高氏。

右列女子,为沈从兴之妻妹,小邹氏。

“姐姐,不知陛下可有翻到牌子”小高氏关切的问道。

那“塞牌子”的举措,赫然是她的主意。

“官家连着几日,都未曾翻牌子,或是临幸向贵妃,或是临幸林贤妃,唯有要临幸新人,方才去翻牌子。”

高氏轻叹,摇头道:“料来,今日也是如此。”

“官家未免也太不顾夫妻情分了吧!”小高氏为姐姐打抱不平道:“姐姐可是官家的结发妻子,从禹州一路任劳任怨呢!”

此言一出,高氏越发哀愁。

“上次俊儿病重,他都是让人抱到御书房去,而不是来坤宁宫。”

高氏不禁抱怨道:“官家,着实是不太顾及夫妻情分。”

劝谏失误,帝后失和百余日之久。

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相继入宫,让她越来越有危机感。

哀怨,不免随之而生。

难得有体己人说说体己话,高氏倒也不避着什么。

“唉,可惜了!”

小邹氏嗲着声音,叹道:“要是拓边失利,娘娘的劝谏就能生效,国舅与姐夫也能趁势入边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