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飘飘飞 作品

第217章 江卿,朕要废皇后!王安石,这天底(第2页)

越是往上走,他越是知晓变法的艰难。

没有内阁大学士支撑,实在是难以实行变法之策。

如今,就算是没有大相公韩章,也有足足两位大学士支持变法。

这样的状况,足以支持变法!

江昭平静道:“王大夫,变法绝非一日之功。”

“周公制礼乐,持续十余载;李悝变法,五十余载;商鞅变法,二十余载;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十余年。”

“太过着急,未必是好事。”

江昭望过去,认真道:“你也要搞清楚,究竟是臣子要变法,还是皇帝要变法”

“这很重要!”

言罢,江昭摇头,缓步徐行。

入仕十余年,他自然也有自己的执政理念。

变法,势在必行。

但,下猛药变法,却是不可取。

变法如救治病人,是药三分毒。

要是下药合适,自然是药到病除。

可要是不小心下药过猛,救命药就成了毒药。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变法转变为一种非黑即白的政斗。

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保守派和变法派的焦灼关系可谓古今罕见。

究其根本,就是变法派本身就有问题。

变法不再是一种政治理念,而是一种政治立场,这也就使得变法难以长久。

一旦有保守派上位,变法政策尽数作废,根本不管是不是有效果。

政治生态,可谓被摧毁得一干二净。

若说张居正是为大明延寿,那王安石就是让大宋折寿。

其变法之策,实不可取!

王安石望着,默然良久。

半响,叹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光飞逝,三月十一。

春闱大试,就此拉开帷幕!

云幔低垂,风摇庭叶。

坤宁宫。

“哇——”

“哇——”

“娘娘,小皇子发热恶寒,啼哭不止。”田嬷嬷怀抱着小皇子,焦急道。

皇子病重,一旦诊治不及时,可就是滔天大罪。

“俊儿”

高氏手持锦帕,走近一望,秀眉微蹙:“怎的偏在这会儿发病”

赵俊诞下不久,便生了病,发热恶寒。

偶尔更是抽搐不止,口吐白沫。

太医开了不少方子,但也仅限于治标不治本。

该发作,一样会发作。

三五日常规性发作一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可,怎的就在这会儿发了病呢

今日,恰好是她颁下教旨,让诰命夫人和功臣夫人入宫一叙,小酌几杯的日子!

几乎就在下一刻,一名宫女走近,上报道:“娘娘,诰命夫人和功臣夫人,都已往前殿入席。”

“这”

高氏面上一滞,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以常理论之,这会儿就不该考虑与诰命夫人和功臣夫人的宫宴。

让人去通报一声,诰命夫人和功臣夫人肯定也都理解她的抉择。

甚至,还可能称颂一两句“贤母风范”。

可问题就在于,这次的宫宴并不单是为了叙话、饮酒,更多的是要彰显母仪天下的风范,中宫独尊的威严。

或者说,立威!

借着立威,巩固皇后之位,母仪天下!

这么重要的宫宴,怎能轻易作罢

仅是迟疑了一息,高氏就道:“田嬷嬷,速速让人按太医开的方子,喂着俊儿服下。”

“若是未有好转,就去前殿唤本宫。”

皇子患病,非是一日两日之症,就连熬药的方子都有好几种。

既是患病,无非就是熬药喂药。

这般安排,并无不妥。

“是。”田嬷嬷连忙应下。

高氏颔首,迈步向着前殿而去

殊不知,就在她迈出坤宁宫的那一刻,一名十五六岁的小宫女,假借着端水的功夫,悄然走向会宁殿方向。

前殿。

诰命夫人、功臣夫人,一一齐聚。

主位与左首,暂时无人。

淑妃、贤妃、德妃受到旨意,相继列席。

余下的诰命夫人、功臣夫人,有序入席。

一人一席,绵延约莫几丈。

官眷贵妇的圈子,无非就几十人而已,或多或少都相互认识。

不时有权贵夫人相视,暗自惊诧。

几位嫔妃,竟也列席

盛华兰、盛明兰相视一眼,秀眉微挑。

一般来说,让嫔妃入席,的确是有擢拔礼制规格的效果。

不过,那是少数情况。

毕竟,让嫔妃入席,不单是有擢拔礼制规格的“正面效果”,也有让嫔妃与命妇相识、拔高声望的“风险”。

但凡皇后的地位不是非常稳固,都肯定不会让嫔妃入席抢风头。

皇后高氏,官家足足百余日未曾行“朔望之礼”,地位可谓岌岌可危。

按理来说,根本不可能让嫔妃列席啊!

不对劲!

两女相视一眼,暗自降低存在感。

几乎同一时间,余下的诰命夫人、功臣夫人,除了偶尔几位不太敏感的以外,都齐齐默不作声,降低存在感。

淑妃、贤妃、德妃三妃相视,暗自蹙眉。

一时间,大殿为之一寂。

约莫一柱香。

一声尖锐通报,彻响大殿:

“皇后娘娘驾到!”

高氏徐徐进殿。

“臣等拜见皇后娘娘!”

妃嫔、诰命夫人、功臣夫人,齐齐一礼。

高氏颔首,举目扫视,见左首之位空缺,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意外的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