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第2页)
“哼!”
王老太太“哼”了一声,反诘道:“那你小姑子呢”
“让康大人入一繁华之地为官,也丝毫不差,为何就非得入京呢”吕氏说道。
王老太太面色一沉,她着实是没想到儿媳妇竟然这么有“主见”。
连着被顶了几句话,自认威严受到了儿媳的挑衅,王老太太不免训斥道:“都说了莫要胡乱议政,你是一点也听不进去。”
吕氏一惊,意识到不对劲,连忙下拜:“母亲恕罪。”
“去。”王老太太一挥手,说道:“入祠堂罚跪一个时辰。”
吕氏俯首,不敢作声。
五月二十一,未曾劝阻。
“母亲,不若就公然支持废后吧。”王世平试探性的说道。
十五日过去,都没有得到任何被拉拢的迹象,他也有点心慌。
王老太太沉着脸,眺望内廷。
约莫几息,沉吟道:“六月初吧,且再坚持几天。”
“散了朝,你记得探一探盛纮的口风。”
“是。”
王世平无奈点头。
御书房。
君臣相对。
“近几日,上奏反对废后的声音,已是越来越小。”
“就连反对废后的奏疏,也是越来越少。”
赵策英手持几道奏疏,说道“朕估摸着六月左右,就能试着废后,让皇后入寺烧香、念佛。”
废后,一般是三种处置方式。
一,赐死、自尽。
一如汉宣帝废霍皇后,逼得皇后自尽;唐高宗废王皇后,王皇后被武则天杖杀。
二,幽禁、流放。
一如汉武帝废陈皇后,便是幽禁于长门宫。
三,降格,出家。
一如汉光武帝废郭圣通,皇后降格为“中山王太后”,仍有优待。
其中,降格、出家算是结局最好的一类。
别的不说,起码富贵无忧,小命不愁。
要是子嗣成器,一朝夺得神器,甚至还有恢复皇后之位,直通太后之位的机会。
“皇后毫无根基,那些人察觉到官家的强硬,自会服软,主动跳回支持废后的行列。”江昭徐徐道。
毕竟,不是谁都是跟齐衡一样的二愣子。
见势不妙,逃得比谁都快。
“逃也没用,该贬还得贬。”赵策英摆手道。
那些人,他可都记着呢!
上次,欧阳修、吕公著事件,有不少人跳了出来,他给了机会。
这一次,竟还敢跳出来,简直找死。
不念君恩,起码得流放!
“王世平,江卿以为如何处置”赵策英望下去,问道。
王世平念的一连串头衔,可着实是给了他极深的印象。
不过,要是江、王门仍有旧情,念在江卿的面子上,他可以放过王世平。
江昭低头,沉吟了几息,徐徐道:
“太庙,太挤了!”
这一日,江府。
锦灯高挂,鼓乐齐鸣。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或是朱紫权贵、或是高门贵妇、或是权贵子弟,或是名门闺秀,相继登门。
假山。
浅浅溪流,曲水萦回,锦毯铺地,几案星罗。
不时有侍女奉上羽觞,或承清酒,或承凉菜,或承糕点、瓜果,自上而下,沿溪浮动。
凡高门贵妇、名门贵女,一人一席,环水而坐,绵延近十丈之长。
箜篌轻响,声乐不止。
主位,盛华兰着牡丹织金罗裳,丝金步摇作髻,系羊脂玉带,一眼望去,矜贵温婉,淑慎天成。
一杯清酒抬起,腕间玉镯轻响,盛华兰向下望去。
霎时,凡入席女子,齐齐注目。
“承蒙拨冗入席,寒舍蓬荜生辉。”盛华兰浅浅一笑,轻声道:“官人入阁,实是仰赖圣上垂青,兼有列位的郎君鼎力相助,亦有列位姐妹内宅操持之功。”
“一杯薄酒,先谢天恩,二谢列位操持之劳。日后,常来常往,同沐圣泽,和睦共济。”
百十位高门贵妇、名门闺秀,一齐提杯:
“敬盛夫人!”
盛华兰温婉点头,浅抿一口。
浅酌搁杯,盛华兰温声道:
“今日无甚拘束,不必拘谨,尽兴方好。”
言罢,戏曲、说书、杂技,相继登场。
不一会儿,兴致高昂起来。
高门贵妇、名门闺秀,或是投壶,或是锤丸,或是钓鱼,或是赋诗作词
凉榭。
泠泠七弦,绵长绕梁。
不时有权贵以箸击盏,吟诵诗词,亦或是执笔作词,引得一片喝彩。
章衡、章惇、王韶、曾布、薛向、沈括、宋怀、顾廷烨、韩嘉彦、张方平、蒋之奇、吴中复等人,并作一字,一齐观水。
江昭捧着冰镇蜜水,沉心品味。
“九年了啊!”
章衡扶着木梁,慨叹道:“终是,再度入京为官。”
一样是三鼎甲,相比起偶尔入京、偶尔入边,两头辗转的江昭,章衡自从外放以来,就从未入京一次。
九年过去,愣是从三十而立熬成了四十有四的老头子,任谁也得为之触动。
“为官三品,就此可谓砥柱之臣。”张方平望过去,负手一笑:“以子平之才,定是平步青云啊!”
四十四岁,礼部左侍郎。
单从年纪上,可能达不到最顶尖一小撮的水准。
可要是从入仕时间来看,可就相当不凡。
入仕十二年,就是正三品实权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