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皇子薨,皇宫有问题!(第3页)
“嗯”
“另有隱情”
赵策英一怔,注目过去。
“歷来,皇子若无先天之疾,早夭无非两种可能。”江昭伸出两根手指,徐徐道:“其一,要么宫斗太狠,导致皇子死於妇人之手。”
“其二,皇子的生活环境有问题。”
赵策英凝眉,点了点头。
“俊儿之疾,已有一年半载,非是后宫所为。”
“况且,近半年都是养在东宫,妇人难动手脚。”赵策英沉吟著,望了一眼深宫,一脸郑重的说道。
作为一位性子强硬的实权君王,他对后宫的控制力度,一点也不见得比朝堂要低。
妃子偶尔爭宠,不足为奇。
可要说敢对小皇子动手脚,那绝对不可能。
江昭点头,他当然知道不是后宫的问题。
不过,有些话还是得引导著赵策英分析,不能“灌输式”的传达。
江昭沉吟著,点头道:“那就有可能是环境问题。”
“皇宫有问题”
赵策英有些意外,连忙道:“不知江卿,可有头绪”
关於小皇子的早夭,內外百司,说法不一。
若是太医,就说小皇子身子骨差,药石无医。
若是御史,就说皇帝杀伐太狠,失了仁和,苍天怪罪。
皇宫有问题!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歷代君王,都只想著入宫居住,可谁也没想过皇宫究竟有没有问题。
赵策英,自然也一样。
“臣也仅仅是分析而已,並不確定是否真就是皇子的生活环境有问题。”
江昭一副思量状,问道:“不知宫中,可有歷代先帝子嗣的文书记载”
“要是歷代先帝的子嗣无论皇子、公主,尽皆早夭,那就说明是生活环境的问题。”
一般来说,公主不涉及皇位之爭,於宫斗而言也没什么太大价值。
就存活率上讲,公主绝对是要高上不少。
东汉、西汉、魏晋、唐,皆如此。
一旦公主也是“无差別”的早夭,那就肯定是环境出了问题。
“有。”
赵策英眼前一亮,连忙挥手,著人取来相关文书。
没有谁比他更想知道皇子为何患病。
先帝的例子,著实是让人深深顾虑。
不一会儿,文书取来。
君臣二人,一点一点的查阅起来。
越看,越是心惊。
太祖皇帝四子六女,有二子四女早夭,约莫六成夭折。
太宗皇帝九子七女,有一子四女早夭,约莫三成夭折。
真宗皇帝六子二女,有五子二女早夭,皇子仅余先帝一人,公主更是一女不存,近乎九成夭折。
先帝赵禎三子十三女,有三子九女早夭,皇子无一存活,近乎八成夭折。
论起夭折率,可谓相当骇人。
要知道,汉代皇子夭折率不足四成,唐代皇子夭折率不足三成。
大周,都特么快奔八成了!
关键,汉代还算上了“东汉幼儿园”,唐代算上了“唐末”呢!
最关键就在於.
“公主、皇子,都早夭,果真是皇宫有问题!”赵策英望著记载,身形一震。
大周的皇嗣早夭,並不单一局限於皇子,就连公主,也早夭不少。
並且,从皇子与公主的夭折率上讲,几乎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都是“平等”的夭折。
那就肯定不是宫斗问题,而是宫殿有问题。
赵策英连连点头。
相比起太医、御史的推脱怪责之言,“皇宫有问题”这一说法无疑更具备可靠性。
这一说法,也能解释为何大周皇嗣病故的概率比汉、唐更大。
关键,这种说法是他一手推出来的结果。
“江卿以为,皇宫何处有问题”赵策英抚了抚脸上的汗,长呼一口气。
既然知道哪里有问题,那就好办!
“硃砂糊墙、铅汞铺地。”江昭持手一礼,平静道。
“硃砂、铅、汞”
赵策英一震,眉头凝了起来。
铅有害一事,尚未有典籍记载。
不过,以铅为化妆品易老,以及铸造铁铅钱的工匠几乎没有善终者,还是让人们渐渐察觉到铅的危害。
水银有害,则是唐代就有记载。
至於硃砂有害与否,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认为无毒,一派认为有毒,尚且没有定论。
“朕要重修皇宫。”赵策英严肃道。
硃砂、铅、汞,这可都是宫中相当常见的东西。
铅、汞有害,自是不必多说。
硃砂有毒与否,也是存在爭议的东西。
既然存在爭议,那就更不能送入宫中,万一有害呢
“重修”江昭一惊。
这得耗费多少钱啊
“重修。”赵策英重重道。
硃砂、铅、汞,几乎是遍布皇宫,要想不受其侵扰,唯有重修。
“没钱吧”江昭含蓄道。
赵策英一滯,大手挥道:“那就暂时翻修。”
“变了法,朕就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