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正在修整,稍后再看。(第2页)
如来接过通关文牒,随意翻看了几页,随后又归还给唐僧。
唐僧再次上前行礼,启道: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历经千辛万苦,遥诣宝山,拜求真经,只为普济众生。”
“还望我佛祖慈悲垂恩,早日赐下真经,让弟子能顺利回国。”
如来脸色瞬间一冷,心中暗道:
好一个大唐来的玄奘!
金蝉子,你转世轮回了几遭,竟连自己的师门都不认了,如此忘恩负义、背师叛祖,看来还得敲打你一番才行。
紧接着,如来佛祖张口施展梵音神通,一边严厉责骂,一边将虚假的记忆强行植入唐僧脑海。
“陈玄奘,你那东土所在乃是南赡部洲。”
“只因这片土地天高地厚,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致使你大唐百姓大多贪婪嗜杀,荒淫无度且谎话连篇,欺诈成性。”
“他们既不尊崇佛教,也不亲近善缘,又无视日月星辰,更不重视五谷农事。”
“你大唐百姓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不仁,昧心为已行事,大斗小秤坑人,肆意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罪孽,恶事做尽,已然罪大恶极,终致地狱之灾。”
“那些死后的大唐百姓,将永远堕入幽冥,世世代代劳累受苦,只能投胎为猪牛羊等牲畜,以自身偿还罪孽,用血肉供人食用。”
“其余百姓更是永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只能终日在痛苦中煎熬。”
“你那大唐虽有孔氏留下的仁义礼智之教,帝王更替,设有绞斩罪犯的刑罚,但行事做法愚昧无知,不得要领。”
“我今日手中有三藏真经,可助人超脱苦海,解除灾祸。”
“这三藏真经,其中《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此真经乃真正的修真之途,正善之门也。”
“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等,无所不载。”
“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我本欲将真经全部赐予你带走。”
“然而,你那大唐之人,愚昧无知且冥顽不灵,时常毁谤真言,根本不识我沙门之奥义。”
言罢,如来转头吩咐道:
“托塔罗汉、笑狮罗汉,你二人引领他们师徒四人,前往珍楼之下,先用斋食招待他们。”
“待斋饭过后,打开宝阁,从我的三藏经三十五部之内,各挑选几卷给他们,让他们带回东土传扬,使大唐永沐我佛门洪恩。”
白墨和孙悟空听到如来这番话,不禁在一旁冷冷地哼笑起来。
好一个如来佛祖,合着安排传经的是佛门,如今唐僧历经十万八千里辛苦来到此地,竟只让随便捡两本经书带回去,还是你们佛门。
还想想让李世民永记佛门的“洪恩”,要是真让李世民知道了,高低还得再来大唐灭一次佛。
另一边,唐僧虽被如来灌输了一段虚假记忆,但凭借体内的功德以及记忆中后土的力量,很快便将其抹除。
不过,唐僧仍旧装作记忆被成功洗脑的模样,没有多言,只是恭恭敬敬地朝着如来佛祖再次拜了拜,随后领着众人下楼去吃饭。
猪八戒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孙悟空一个眼神制止,便也不再吭声。
吃饭时,孙悟空几人都吃着自己携带的食物,唯有唐僧大口吃着餐桌上的饭菜。
然而,那些食物并未真正进入唐僧胃中,而是一接触到他的身体,便被体内的功德之力碾碎。
吃饱喝足后,两位罗汉领着一行人进入宝阁挑选经文。
但见宝阁之中,上方霞光瑞气蒸腾,彩雾祥云缭绕。
经柜上、宝箧外,都贴着红签,上面清晰地写着经卷名目。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带着唐僧浏览了一遍卷名,而后两人相视一眼,伸出手搓了搓两根手指,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圣僧从东土远道而来,可准备了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呀?快拿出来,好传经给你们带走。”
唐僧先是一愣,强压着怒火说道:
“弟子玄奘,一路长途跋涉,实在不曾备得。”
两位罗汉脸上顿时露出鄙夷之色,嘲笑道:
“好,好,好!这般白手传经,后人恐怕都得饿死咯!”
师徒五人皆强压着怒火,毕竟取经已接近尾声,且身处对方地盘,一旦闹起来对己方极为不利。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见一行人都不说话,眼中却隐隐带着凶光,心中不禁一寒。
他俩暗自叫苦,在凡间收贿赂收习惯了,竟糊涂到向这几位爷索要贿赂,那孙悟空和白墨岂是好惹的主儿。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咽了咽口水,悻悻地转过身,打算多挑几本经书,以此平息这二位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