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了不起的人(第2页)
轮到她致辞了。
她走到墓碑前,身后是高妻和家属,面前是圈内的前辈、同行,以及那些虎视眈眈的镜头。她展开那张被汗浸透的悼词,却一个字都看不清。
那些准备好的、公关团队字斟句酌过的句子,在这一刻都成了废话。
她索性将纸对折,放进了口袋。
“我第一次见老高,是在一个面试现场。”苏晚开口了,她的嗓子很哑,“当时我还是个副导演,想请他来拍我的第一部短片。他看了我的分镜本,问了我一个问题。”
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回忆那个遥远的下午。
“他问,你这部片子,最想拍的是什么?”“我说,我想拍一束穿过牢笼的光。”
“老高听完,笑了。他说,光是抓不住的,你只能拍被光照亮的东西。你得想清楚,你要照亮的是灰尘,是眼泪,还是一张不肯认输的脸。”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雨声。记者们忘记了按动快门。
“《囚笼》开拍前,他对我说,苏晚,这次你又要照亮什么?”苏晚的喉咙哽住了,她用力地吞咽了一下,“我当时没回答他。现在我想告诉他……”
她转向那块冰冷的墓碑。
“老高,我想照亮的,是你。是你的机器后面那个‘人’。是你说的,拍电影,首先你得是个人。是你教会我,怎么用镜头去爱这个世界,爱那些在泥潭里打滚的人。”
“他跟我讨论过一个镜头。为了拍清晨芦苇上的一颗露珠,他带着整个摄影组,在冰冷的河边守了三个通宵。别人都说他疯了,说一颗露珠,用特效做,又快又省钱。他当时就火了,他说,‘电脑做出来的东西,没有灵魂!没有清晨四点钟的寒气,那颗露珠就不会发光!’”
真情实感是最好的辩词,也是最锋利的武器。它不需要辩解,只需要呈现。在场的人,很多都和高启辉合作过,他们听着苏晚的讲述,想起了那个在片场对光影偏执到不近人情的男人,那个在酒桌上搂着年轻人,毫无保留传授经验的男人。
有人开始低声啜泣。
“他没有死在意外里。”苏晚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他是死在了他最爱的工作岗位上。他用生命,拍完了《囚笼》的最后一个镜头。各位,等电影上映的时候,如果你们看到了一个足够动人的画面,请你们记得,那个画面背后,站着一个叫高启辉的摄影师。一个……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