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海洋浩浩汤汤 作品

第281章 实事求是诚如是(第2页)

  没错,将李海益三个幻境的判词全部放在一起,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李海益有另外一套认识事物的思路。

  而且这思路,还十分完善。

  如今的学生,或论道,或论德,或论经,或论智。

  可李海益,论实!

  管你几小儿辩日,问题都不一样,争个什么劲。

  管你不半渡而击是不是傻,一个要维护的是古礼,一个要的是胜利,追求都不一样,有什么可争辩的。

  管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河就是河,水就是水,人就是人。

  各行其道,何必费心乱想。

  靠着实事求是,这些幻境,完全拿捏不了李海益。

  十个幻境,转瞬即破。

  此破幻速度,并不如何令人惊讶。

  毕竟,前十个幻境,都是经学内的文字所化。

  只要学过,过的快,是应该的。

  但是,像李海益这样,用统一,却与主流所学不同的理念,一路下判语,还一路秒破幻境的,可就不常见了。

  周围几个夫子,也慢慢都注意到了李海益这边的变化。

  幻境溃散后的灵光,汇聚在李海益飞出的金书之上。

  渐渐的,凝聚成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

  李海益继续破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就是书,靠读书换来的黄金屋,也需要人盖,靠读书换来的颜如玉,也需要银钱供养!说来何益!”

  幻境破灭。

  这是,第一百个幻境。

  到了这里,已然超过了寻常秀才应在的境界。

  学院将破百幻定为最高奖励的底线,是有原因的。

  第一百零一个幻境。

  天地之间,一片哀荡。

  饿殍遍地,枯骨见光。

  战乱过后,新朝建立。

  百姓欢庆,官员跪拜。

  场景转换间,给人一种盛世与末日同在的凄凉感。

  岑夫子一看此幻境:

  “兴亡百姓皆苦,这一幻境,不好破啊!”

  然而,李海益半点不带惊慌。

  身入幻境,高声疾呼:

  “饥肠辘辘,盛世死;衣食足用,末日存!百姓苦不苦,不在盛世与否,战乱与否,而在于土地产量如何,刀枪指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