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帅 作品
第293章 法正赴蜀(第2页)
或拖延政令下发,或克扣核查所需物资,或向益州世家传递消息,明里暗里的“拖后腿、扯袖子”,就是不愿让朝廷的度田大业顺利推进。
当天子在朝堂上提出“谁愿前往蜀中,主持度田大业”之时,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满朝文武皆低垂着头,无人敢应声。他们深知,此去益州,既要对抗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又要应对朝中老臣的暗中掣肘,稍有不慎,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可能身陷险境,甚至引发蜀地叛乱,落得“身败名裂、祸及家族”的下场。
太尉杨彪、司空董承,等重臣虽有心为国分忧,却也因年事已高、顾虑重重而沉默;刘浪麾下的将领多擅长军事,对地方政务与世家周旋之术并不精通,亦不敢贸然领命。
就在天子面露失望、朝堂气氛愈发凝重之际,一道声音打破了沉寂:“臣法正,愿往蜀中,主持度田之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新晋入朝的军师中郎将法正正躬身出列,神色坚定。 法正虽是益州降臣,却不是益州人。只是早年为了避难,才前往益州定居。早先在刘璋麾下不得志,归附汉室后因献策平定益州、谋划治蜀之策而获重用。
他既熟悉益州世家的脾性与根基,又深知朝廷推行度田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他虽是扶风县人,却因为久居成都,与朝中阻挠度田的老臣无利益牵扯,而他在益州本土又无家族羁绊,可毫无顾忌地推进新政。
天子见法正主动请缨,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欣喜,却仍略带担忧地问道:“孝直,蜀中世家势大,朝中亦有阻力,此去凶险重重,你可有把握?”
法正抬起头,语气沉稳而恳切:“陛下,度田之事关乎汉室根基,虽难却不可不为。臣出身益州,深知世家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