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帅 作品

第305章 刘琦继位(第2页)

拥戴刘琦为荆州之主,既能以“为旧主报仇”之名团结人心,又能借其身份压制四郡的私心,让各方势力暂时放下分歧,合力对抗江东。

想通此节,金旋不再犹豫,当即对刘磐、刘琦拱手道:“刘将军所言极是!长公子乃州牧嫡子,理应继承荆州之主;我荆南四郡若要自保,也唯有抱团抗敌一途!”

说罢,他立即返回府中,亲自书写书信,详细说明襄阳失守、刘表殉国的经过,以及“拥刘琦为荆州主、合四郡兵力反攻”的计划,分别派人快马送往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长沙太守韩玄接到书信后,虽对拥戴刘琦略有迟疑,却也明白江东压境的危急,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当即回信表示赞同。

桂阳太守赵范反复权衡利弊后,认为跟随刘琦报仇既能保住领地,又能避免被江东吞并,亦点头应允;零陵太守刘度本就缺乏决断,见其余三郡皆同意,便也顺势附和。

短短三日,荆南四郡便达成共识,各派使者前往武陵,共商“拥主抗敌”之事。

武陵城内,刘琦身着丧服,接受四郡使者的拜见;刘磐、文聘则与金旋等人一同制定计划,一面收拢四郡兵力,一面加固城池,搜集粮草,随时准备出征襄阳。

襄阳城破、刘表自焚后,周瑜并未急于追击逃往武陵的刘琦与刘磐,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了蔡瑁、张允裹挟刘琮前往南阳的队伍。

彼时江东军虽已掌控襄阳核心区域,但是相较于地广人稀、实力分散的荆南四郡,号称“天下第一郡”的南阳,才是决定荆州乃至中原格局的关键要地,绝不能放任蔡瑁等人将其献给曹操。

蔡瑁、张允等人在裹挟刘琮逃出襄阳后,便带着数千水师残部与世家私兵,一路向北奔往南阳。

他们心中打着明确的算盘:南阳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是荆州与曹操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战略价值极高。

若能将南阳作为投名状献给曹操,不仅能凭借护送刘琮归降的功劳获得庇护,更能保全世家宗族的利益,甚至在曹操麾下谋得高位。

这比留在荆州面对江东军的追击,或是前往荆南依附刘琦,要稳妥得多。

为尽快抵达南阳,蔡瑁等人几乎日夜兼程,沿途虽因风雪难行,却始终不敢停歇。

时间久了,周瑜必然会察觉到南阳的重要性,若被江东军追上,不仅献地投曹的计划会泡汤,自身性命也难保。是以,蔡瑁一面命士兵轻装简行,丢弃多余辎重以加快速度;一面派斥候沿途探查,提防江东军的追击。

而周瑜在得知蔡瑁等人的去向后果断决策:留程韩当领一万兵力驻守襄阳,负责稳定城内秩序、安抚百姓,并防备荆南四郡的动向。

自己则亲率两万五千精锐骑兵与步兵,携带轻便干粮,沿襄阳至南阳的官道火速追击。

临行前,周瑜对诸将强调:“南阳乃天下枢纽,北通中原、南接荆州,若为曹操所得,江东日后北上必受掣肘;蔡瑁献地投曹,更是断我江东西进之路,此役只许胜、不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