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的鱼 作品

第98章 秦宇辉离开(第2页)

整个过程中,秦府几个管事的这边也有专人负责随机抽检。他们会时不时地挑出几个模块,仔细检查里面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清单相符。对账点数的人则拿着账本,在一旁认真核对,每核对一项就在账本上做个标记。而付款的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双方的财务人员仔细核算着金额,确保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

仅仅一个多时辰,所有的货物就都装车完毕了。此时,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天气愈发寒冷,白昼也变得短暂,天黑得早。秦宇辉站在一旁,看着那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心里满是惊喜。原本他以为这装车、结账等一系列事情下来,怎么也得折腾一天,可没想到一切都进行得如此顺利,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太多了。

等管事的完成了结账手续,秦宇辉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决定立刻赶路回去。他心里盘算着,早点回去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说不定还能趁着天色尚亮处理一些其他的事务。于是,他招呼着随行的人,迅速上了车,车队浩浩荡荡地朝着目的地驶去。一路上,秦宇辉坐在车里,回想着刚刚装车的场景,对李府的办事能力又多了几分赞赏。他暗自想着,以后要是秦府还有类似的事情,是不是也学一下这类办法。

大武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

在处理完最近府里的事务后,李三一就带着宇文飞等亲卫队出发前往马坊镇男爵府。

从双河镇李府宅子出发,踏上这略显颠簸的路途。一路上,脚下的道路状况着实令人皱眉。路面坑洼不平,大大小小的石块随意地散布着,仿佛是大地刻意设置的障碍,使得前行的步伐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路旁的野草肆意生长,已经侵占了不少路面,给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添了几分逼仄。

看着这般糟糕的路况,心中不禁思索起来。如今,是时候将马坊镇和双河镇的所有马路进行一番修补和扩宽了。想象着未来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车马能够顺畅地通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这两个镇子的发展必然会迎来新的契机。修补道路,不仅是为了改善当下的交通状况,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宽阔的马路就像是镇子的脉络,能够让物资和信息更高效地流通,促进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回想起当初把男爵府修建在烽火台之外,也就是大武实际国防线之外的情景,那背后有着一番不为人知的缘由。当时,在秦州万户侯——秦淑兰舅舅那里得知了关于封地的一些情况。自己所拥有的这封地,范围是三十里。这三十里的界定,颇为灵活,可以是以男爵府为中心向外画圆,半径三十里是一种可能,直径三十里也是一种选择,具体能有多少,就全看自己的本事了。

舅舅的封地在关中,只有五里之地,而且这所谓的五里还是按照直径来算的。可实际上,那片封地远远没有达到五里的规模,也就只有半个镇子大小,实际到手封地也就三里不到。在那片土地上,乡绅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强大的影响力。自己家族也不大,实在是惹不起这些乡绅。毕竟,在这片复杂的土地上生存,不仅需要有实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如果贸然与乡绅们发生冲突,很可能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耗费大量的心力却可能一无所获。

其实,要是实在没有心力去拓展封地,就用马坊镇现有的规模也行。只是这马坊镇的面积就那么点,而且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自己花钱购置的。在购置这些土地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前期,有的土地原主人不愿意出让,需要花费大量的口舌去劝说;有的则是漫天要价,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才能达成交易,随着战争的开始,就反过来,都是他们求着李府购买他们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努力,虽然面积不大,但也是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根基。如今看着这略显局促的镇子,更坚定了要改善交通、拓展发展空间的决心。

边疆之地,与内地那可是大不相同。在内地,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规制,稍有僭越便会招来诸多麻烦。但边疆就不一样了,那烽火台之外,可都是他国的地界。这里仿佛是一片充满机遇与自由的荒野,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和胆量,大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