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30(第2页)
长安将这些银钱分作三项,一笔用作窑工的慰问款,一笔用作重新建窑和修高温炉,剩下的一笔就是采买原料了。
全德守在这个窑口很多年了,对当地的情况可谓是烂熟于心,按照长安说的要求,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窑址,还找了附近的村民来搭窑。
在新窑搭建好的时候,长安又让全德去买了粗粮和粗布,还有肥肉,都分发给了窑工,其余的工人也有大肉和粗布,一时间,大家都激动地等着开工,势要烧出上好的器具。
干活的心是滚烫的,烧制的炉子也是高温的,但做出来的成品,却让大家都拔凉拔凉的。
窑工:“咱都是按着大人给的方子来做的,每一步都不敢出错,这......”
长安看着那一坨,安慰众人:“没关系,再多试几次,总有烧成的那日。”
长安就住在官窑的旁边,会跟着窑工寻找和总结每一次失败的原因。
炉子温度不够,那就用耐火粘土来砌筑坩埚窑,并将砂石填进双层炉壁之间,再借助牛皮风箱的风力,强制送风到达高温。
多次实验之后,发现枣木炭的热值更高,因此还专门去购买了枣木回来烧炭。
烧出的成品不透彻,杂质过多,那就在处理原料的时候,先用石英砂吸出铁屑,再用草木灰多次淘洗去除杂质,以避免出现玻璃发绿的现象。
成品出炉后就开裂,那就在退火时用草木灰保温,避免被风直吹。
就这样,从一坨看不出样子的东西,到慢慢烧出了斑驳的琉璃,再到烧出透明但开裂的琉璃,以及最后成功烧出不带一丝瑕疵的玻璃,这期间寒来暑往的,已经耗用了四年的时间。
第一炉玻璃烧制成功后,在场的窑工都掩面大哭,觉得终于没有愧对长安多年来的厚待,长安也是百感交集。
发财不太懂,“你明明可以直接上手做出来的啊。”
长安:“可我为什么要直接做呢?”
就连一开始拿出来的玻璃方子,里面的配比也不是精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调整的。
长安看着那只透明的玻璃杯,“比起我口头上说的付出和努力,这里耗用的时间,和花费的银钱,才是大家能直观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