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不老 作品

第588章 李怀德的野望(第2页)

不过,他的声音里还是难掩兴奋:“但是,能不能转正还需要小正你牵线啊。” 说着,李怀德伸手揽过刘正的肩膀,把他带进了书房,随手关上了门。进了书房,李怀德拉着刘正坐在沙发上,这才把今天找刘正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刘正这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李怀德从成套设备司司长调到了招商局副总指挥的位置,负责鹏城蛇口区基建,外商落地,资源筹措等一系列事务,这职位就相当于微型经济特区的Ceo,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还能直接越级通报。

只要外资首厂落地或者亿吨级填海工程完成任意一项,他就能以副总指挥的身份代管全面工作,等蛇口创汇超过1亿刀乐后自然就能转正。

“创汇一亿美元”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的语境中,特指通过出口贸易或外商投资实际为国家赚取或引入的可自由支配外汇储备,其本质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量积累。其价值不仅体现于经济数据,更标志着夏国打破外汇困局、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生死突围。

未来要是发展得好,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想到这些,李怀德才如此急切地让张钱山去找刘正,毕竟有了刘正的支持,再加上他自己本来的人脉关系,这些目标似乎都不再遥不可及。

刘正抿了口茶,问李怀德想要怎么帮他。

李怀德说投资建厂,投资港口建设,一些重要设备的引进,这些都是来者不拒。只要港岛或者大汉那边投资,李怀德会提供最大的政策优惠同时尽量避免政治上的风险。

现在才1979年,还处于改革的前期,各项法规也不健全。时不时地还会出现以前那种用意识形态来看待问题的方式,总有人揪着企业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不放。

各种条条框框层出不穷,说是开放了,可外资想要建厂,不论从厂的名称,还是控股方式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些当权者还没把政治斗争的思想彻底转变过来,这对引进外资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谁都不想自己的钱打水漂,用后世时髦的话来讲,那就是对投资环境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