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儒圣气象破心障,曹长卿认知颠(第3页)
画面又一变,是西楚国破之日,他抱着年幼的公主姜泥,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背后是无数追随者用生命为他铺就的道路。他们的眼神中,没有怨恨,只有托付。
一幕幕,一桩桩,皆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烙印。
那不是冰冷的执念,不是权力的欲望,而是对故土的眷恋,对百姓的慈悲,对袍泽承诺的责任,是对那一声声“曹大人”所承载的期望的回应。
镜中的情感,如同一股温暖的洪流,瞬间冲垮了谢观应以言语构建的冰冷堤坝。
“啊——!”
曹长卿仰天发出一声长啸,啸声中没有了痛苦与迷茫,只有无尽的宣泄与释然。两行清泪,从他这位活了数百年的儒圣眼角滚落。
他不是被执念困住的魔,他是被责任与情感所选择的守护者。
心障,在这一刻,轰然破碎!
他识海中,谢观应那道蛊惑的精神印记,在这样纯粹而磅礴的情感冲刷下,如同冰雪般消融,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一声。
曹长卿缓缓睁开眼,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澈与坚定。他周身的浩然气,不再仅仅是霸道与刚猛,更多了一丝包容万物的温润与厚重。
他转过身,对着徐锋,深深地躬身,行了一个儒家弟子对师长才能行的大礼。
“先生点拨之恩,曹某……没齿难忘。”
这一声“先生”,叫得心悦诚服。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儒圣气象,为何能碾压自己。因为对方所站的高度,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力量,而是真正触及了“道”与“理”的本源。他不是强制干预,而是如同一位真正的圣人,引导他看清了自己的本心。
徐锋坦然受了他这一礼,掌心的心镜随之散去。
“谢观应的星象杀局,看似引动天象,威力无穷,但其真正的核心,在于对人心的掌控。”徐锋淡淡道,“他引星力为刀,以你的执念为鞘。你若心无挂碍,他的刀,便无处可落。”
一语道破天机。
曹长卿身体一震,彻底明悟。他再次对着徐锋一拜,这一次,眼中再无半分戒备与试探,只剩下全然的信服与敬意。
“先生之能,已超凡入圣。曹某之前的想法,实乃坐井观天。”他直起身,神情肃穆,“先生想知道的东西,就在旧宫最深处的‘藏兵谷’。那里,不仅有西楚最后的底蕴,还有一个关乎天下的秘密。曹某愿将一切和盘托出,只求先生……能为西楚残存的火种,指一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