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水患(第3页)
楚延看姐妹俩一眼,点头答应了,于是三人出门,只宫女太监相随,红玉香菱等都留在养心堂。
黛玉目送他离去。
若是几个月前,她定是期待有什么事才好,贾家也因此能重回公侯府时。
如今再看他背影,却是不禁为他担心起来。
因朝湘云道:“我今晚留下跟你睡,如何?”
湘云笑道:“林姐姐是等皇帝哥哥回来,顺道跟我睡,还是跟我睡,顺道等皇帝哥哥回来?”
探春几人都笑起来,打趣红了脸的黛玉一番,嘱托若是有事情就派人去告诉她们,便各自提着灯笼回去了。
楚延和宝钗宝琴来到大观园后门处,门已敞开,几个太监和看门婆子都在,屋檐上挂着两盏羊角宫灯。
楚延眼神示意她们姐妹两个后退,自己走上前,一眼看到门外宿卫将军孙云景,领着数人在守着,便吩咐他过来,问:“今夜谁来了?”
孙云景忙拱手答道:“是左丞相敲门,说黄河决口,右丞相、户部、工部几个官员也相继赶到了,还在门外。”
“叫他们进来,等会再有官员来,你让他们进来就行。”
楚延回头跟宝钗宝琴点了点头,出园子后门,大踏步走去梨香院。
入夜后,只有丞相和六部尚书能敲开宫门,但也只有丞相被放进梨香院等着,其余人都在门外。
目送楚延背影消失,宝钗皱眉道:“原来是黄河决口,也不知淹了多少州县,怪道连夜叫陛下来处置。”
宝琴点头道:“大河水患向来是朝廷关心的大事,灾情定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两人站了一会,看到门外有七八个官员进来,未穿朝服,只身穿常服,匆匆进了梨香院内。
姐妹两人又多等一会,见又有两个官员赶到,才渐渐放心。
宝琴转头问:“姐姐我们回去?”
宝钗却说:“你先回去睡罢,我留在这再等一会,叫几个太监宫女送你回去。”
宝琴朝她笑了下,便跟小螺在太监宫女护送下,先回蘅芜苑。
梨香院内,七八盏宫灯将四周照亮,左右丞相与六部官员都在等着皇帝看完急报。
半晌。
楚延放下报文,问道:“这次水患预计要淹多少州县?受灾人口多少?”
褚明早有预备,立刻禀报道:“除直接受淹的永水县,预计洪水会蔓延到附近七个州县,共有约五十万余灾民。”
“五十万……赈灾至少要四五百万。”
楚延沉吟一阵,又问:“国库里还有多少钱银?”
户部尚书忙出来回禀:“共有白银五百万两,其余折算银两八百余万。”
楚延道:“你们想法子从中拿出三百万两来,还缺二百万两。”
一户部侍郎说道:“启禀陛下,各地官粮还有一些,按前朝赈灾惯例,五十万灾民花费二百万两足够了,决口堵上的花销可叫灾民去以工代赈。”
楚延道:“那是前朝的法子,朕也了解过,那点赈灾钱银远远不够。”
这个户部侍郎正是前朝官员。
众人商议一番,户部却只能拿出二百万两来,说再多就动摇国本了。
楚延也无可奈何,只得问:“还有别的地方有银子可支使的?”
褚明道:“前些日陛下曾提过京城寺庙、道观太过富裕,和尚不是和尚,道士不是道士。”
楚延精神一振,端起茶杯慢慢喝,仔细想了一番,说:“这次水患死者预计不少,下令叫和尚道士们为灾民念经祈福,此外,寺庙道观的田产也太多了些,给他们一人留二十亩,命他们今后自己耕地种田,再让他们为灾民捐一些钱银。”
“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钱银?”
他又问道。
徐长进笑道:“这好办,只需要跟他们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不够慈悲,就换一个方丈。”
楚延也笑道:“果然是好办法,就这么办。”
倘若和尚们为灾民捐献后,仍有许多小沙弥服侍,那不必说,直接抄了那寺庙。
随后,楚延再与大臣们商议钱银、运粮救灾、派遣官员等事务,定下刑部尚书为钦差,明日早朝后即刻前去救灾、抚恤灾民。
诸多事务大致拟定,等明日早朝再与其余官员正式定下,早朝完毕后,即可传旨各地州县,调遣粮食,组织人员抢救等。
之后具体的灾情消息会陆续送来,再进行增补措施,为一些灾情严重的县免去今年税赋。
请收藏本站:www.6978ae.lol。笔趣阁手机版: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