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悠 作品

第89章 结局,结算

正德之所以能很快的就发现这些农作物,还有着思宁在背后暗暗推动。

每到一个地方,她就利用当地特色做菜,甚至开发新菜式。

当然,她只是提供下创意,做菜的自然是手底下一直带着的厨子。

以自己爱吃的喜好,从而发现新的农作物,并将这些农作物的相关情况介绍给皇帝听。

一次两次之后,手底下的人就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

毕竟,那么明显的立功机会,谁愿意错过呢!

恨不得每到一个地方,就能有新发现。

可惜,不多!

不过,他们也开始转动脑子,从食这方面拓展到衣住行等各个方面。

如此,一个个有利于发展大明的东西被发现。

如农作物更好的堆肥方法,如弹簧的出现和发现,如更好的养鸡方法……

期间,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书籍,比如李时珍的《神农百草经》。

思宁没跟正德说这事,反而在寄信回去给儿子的时候,告知了对方有这本书。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晓。

果然,如她料想的那般。

很快的,载垣就派人来接触李时珍,并请他带着自己编制的书籍,去了京城。

然后召集相关太医,进行了几遍审核后,以官方的名义帮李时珍免费印制书籍,并送至在大明各地书局销售。

载垣很注重这些文化传承的书籍,《永乐大典》在他在位期间,更是备份了三份,以免丢失。

此外,他还重视开海。

在父子两任皇帝的努力下,终于掌控了大明的军队。

有军队在手的他,又有着戚继光这个名将在,很快就扫清了时不时袭扰海岸的倭寇,并建立起了大明水师。

朝堂和地方上不可能没有阻力,可所有困难,都被他一一推平了。

最后,有了水师在手的他,乾嘉帝载垣,渐渐地开了海,沿海百姓越过越好。

随着海关税收这块的大幅度增加,大明财政情况是越发的好了。

财政越好,就有更多的钱财来进行大明建设,比如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和道路等等。

思宁跟着正德在民间那么多年,一步步见证大明在儿子的治理下,百姓们脸上笑容更多了,人也精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