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住铁 作品

第259章 秋天就是现在,现在就是秋天

“郑则,舟哥儿,谢谢你们啊。” 郑则没让方素动手,自己把牛车上最后一箩筐土豆搬到堂屋倒出,搬完和夫郎准备离开。

小树拉住周舟的衣摆:“周舟哥!”

他喊完人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周舟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小树,我们就先走了。”

看着两人离开,方素关上院门回屋。

门廊下放着尚未摘完的花生,自家种的一亩地和郑则租地分来的半亩土豆堆在堂屋,土豆表面附着的泥土晾干后自然脱落在堂屋地面,娘俩不仅没有觉得脏乱,心里反而十分踏实高兴。

“阿娘,好多土豆呀,咱们吃到春天也吃不完!”小树站在门口兴高采烈喊道。

终于可以做土豆饼、炒土豆丝、炖土豆、呼土豆......去年小树总是听说土豆有多好吃,听得他心生羡慕,今年他家也有了!

“嗯,等过段时间商贩来村里收土豆,咱们卖掉换钱,留一点冬天吃。”方素蹲下来珍惜地拿起一个个土豆细看,遗憾道:“可惜咱们家没有多余的木柴......”

做土豆片要切片过水煮,费柴火。

郑则已经在村里找人收土豆片,一家人商量时,郑大娘说:“这事捂不住,土豆片咱能给的收货价不算高,不如全村都说,看村民是乐意自己卖生土豆,还是做土豆片送到你这儿来,收够咱就不收了。”

郑则和周舟送土豆去小树家时与方素提了这事,方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贪心揽下,生怕耽搁郑则的买卖,便拒绝了。

小树蹲在阿娘身边说:“等我长大,就可以和村民一样上山砍柴,咱家就不用花钱买了。”

响水村每年秋季山林开放,村民会在入冬前囤柴火,林树家没有汉子,他家只能额外花钱请人帮忙砍柴。

儿子年岁渐大,方素心里得到安慰:“我们小树将来一定很能干。”

小树默默想,要像大胡子一样能干......

堆得滚向供桌底下的土豆就是大胡子一个人挖的,他每天清晨裹着晨雾去地里挖一点,没使尽力气,挖出的土豆数量不突兀。

饶是如此,这么些也够母子俩搬的。

方素就背了一天,第二天完全起不来,直接把小树吓哭了。

她当时就明白,光靠自己和儿子搬不完一亩地土豆,于是便让小树拿钱去请罗老汉用牛车帮忙运回家。小树当时抹着眼泪还不忘想到周舟:“周舟哥家里也有牛车,都是花钱,请他家帮忙不好吗?”

方素告诉儿子:“如果去请郑家帮忙,你手里的钱就花不出去了。”

小树疑惑看向手里的铜板,方素耐心说:“他们不会收的,咱们已经欠他家不少人情,就不要再去麻烦了。”

就这样,李力清晨天不亮挖土豆拔花生,小树再花钱让牛车运回来,如此四五天后,林树家的秋收才算完成。

罗老汉瞧娘俩不容易,主动开口要花生茎秆喂牛,少收了点钱。

郑家送来土豆后,林家兄弟、武勇家、孙向财一家等租种林树田地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搬来谷物租子。

看着摆满家中空地的粮食,方素终于安心,今年收成真好啊,她对儿子说:“缴税后,剩下就是咱们自己的。”

武宁和林淼付了额外的三成卖鱼钱,两百五十文。

当晚娘俩点灯数钱,卖鱼钱、卖菜钱、做鞋子衣裳的钱......小树问:“阿娘,还差多少呀?”

阿娘一直想买一台织布机,钱永远攒不够,要一两多钱呢。

粮食是不能卖的,要缴税,她和儿子还要吃饭,方素从不隐瞒家里的收入,她说:“幸好有一亩土豆,土豆若能卖两文一斤,咱能至少能卖一吊半的钱,到时就够了。”

小树高兴地抱住阿娘:“种地真好!我爱种地,有得吃还能卖钱!”

方素听完搂着儿子,陷入沉默。

从前不种地不知道,种完地,她这回算是彻底清楚了,光靠她和九岁的儿子根本不行,自个儿身子几斤几两她再清楚不过,若不是有那人出力......

织布机得买,铁了心她也要买,种地不行,织布她行。

想到小树,方素心里再次生出力量,她对儿子露出笑容,温柔道:“阿娘织布卖钱,攒个八九年,到时你娶夫郎媳妇儿的钱就有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