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行者 作品
第323章 虞啸卿南下
就在龙文章于望江城临时指挥所内,以近乎偏执的直觉和孟烦了冷静的分析强行压下阿译的忧虑,决意剑指安城的同时,长江南岸的战局正以惊人的速度演变。
虞啸卿,这位龙文章的顶头上司,萧河麾下第三集团军司令樊鹏举帐下最锋利的矛头,正亲自指挥着麾下主力兵团,在皖南大地卷起一场摧枯拉朽的风暴。得益于某些“特殊渠道”(大阪师团)源源不断提供的精确情报,虞啸卿的部队如同开了天眼,日军的调动、集结、防御薄弱点在他面前几乎无所遁形。
从铜陵到繁昌,再到无湖城外围,虞啸卿的攻势迅猛。他的装甲矛头在步兵和炮兵的紧密协同下,一次次凿穿日军的防线。仓促应战的日军部队被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许多原本计划依托地形节节抵抗的日军联队,往往在虞啸卿主力尚未抵达前,就因侧翼被奇兵突袭或补给线被精准切断而陷入混乱,被迫放弃阵地后撤。
当龙文章还在为安城的十五万敌军踌躇满志(或者说孤注一掷)时,虞啸卿的先头部队已经兵临铜陵城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原本驻扎在宣城,理论上应该成为芜湖屏障的大阪第四师团,在接到虞啸卿部队逼近的情报后,竟未放一枪一弹,以“战略转进”为名,迅速而“有序”地撤出了宣城防区,沿着铁路线径直向金陵方向退去。他们的“转进”是如此干脆利落,甚至带走了大部分库存的物资,只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破烂装备和空荡荡的营房。
“大阪商贩……跑得倒是快!”接到报告的虞啸卿在指挥车内无奈地摇了摇头,手指在地图上宣城的位置敲了敲,“也好,省了炮弹,而且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用上他们。命令部队,接收宣城,肃清残敌,主力不必停留,目标——无湖!”
芜湖,长江南岸的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是日军在皖南的核心支撑点之一。虞啸卿志在必得。他的部队挟连战连捷之威,马不停蹄地扑向无湖外围阵地,激烈的交火声很快就在无湖城郊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