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515章 战事扩大(第3页)
两人达成一致后,毛穆之开始与何谦、杨佺期等人商议起进攻的事。
由巴蜀进攻汉中,无非是自西向东的三条道,一是金牛道,走剑阁,进攻阳平关,二是米仓道,走汉昌(巴中),直奔南郑,三是洋巴道(荔枝道),走西乡,进攻成固。
先前的进攻,晋军是走的金牛道,这也是眼下最好走的一条路,不过秦军在道上设有阳平关,派军驻防,晋军未能取得突破。
何谦在巴蜀数年,对这几条蜀道做过了解,提议道:“强攻阳平关费时费力,难见成效,我看还是得分兵,走险道进攻。”
毛穆之问道:“你觉得从哪里出奇兵为佳?”
“中路可直奔南郑,风险最大,但若是成功,收益也最大,”何谦分析道:“东路进攻西乡,可以截断韦钟的归路,迫使他早日回转。”
“你支持哪一条?”
“我支持中路,直奔南郑,汉中眼下肯定空虚,只要我们能夺取南郑,就是拿下了整个汉中。”
毛穆之又问众人,“大家以为该作何选择?”
杨佺期说道:“依我之见,最好是走东路进攻西乡,中路孤军深入,若是未能一举拿下南郑,岂不是进退失据,走东路则风险小得多,还能快速达成将韦钟调回的目的。”
毛穆之嗯了一声,正准备说话,先转头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摇了摇头,没打算发表意见,用眼神示意毛穆之下决定。
毛穆之这才道:“我军进攻不利,只是因为阳平关易守难攻,并非兵力不足,若是分兵,最大的问题是蜀道难行,无法派大军前往,所以我意走东路,进攻西乡。”
蜀道难,不支持大军行进,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晋军拿下汉中郡城南郑的困难要远大于南乡县城,所以毛穆之做此决定。
他既下令,众人无不允诺,依计而行。
两州的联军依旧每日强攻阳平关,但杨佺期带着五千人,已经秘密南下,横穿巴西郡后,沿山道北上,奔袭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