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准备进行尸体解剖(第2页)
尸表检查显示,死者头部有一处 4x5cm 的不规则挫裂创,创缘伴有挫伤带,创腔内有泥沙和小石子。“这处损伤边缘有生活反应,” 张林用探针探查创道,腐败的组织在探针周围簌簌掉落,“虽然被水浸泡模糊了部分特征,但创缘的皮肤内卷说明是生前伤。” 小林突然发现死者右颞部有骨擦感,“张老师,这里可能有颅骨骨折!”
“先测尸温。” 张林没接话,将电子体温计插入首肠深处,数字在 18c左右跳动。“环境温度 20c,水温 16c,” 他对照水中尸体温度下降公式,笔尖在计算纸上划过,“尸体核心温度比水温高 2c,按水中尸体的体温下降速率,每小时下降 0.8c,初步推算死亡时间在 96-120 小时。但低温环境会延缓腐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
尸僵检查时,张林抬起死者的上肢,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度约 10 度,腕关节能轻微弯曲。“全身尸僵处于缓解期,” 他用手指按压股西头肌,肌肉的弹性较差,“水中尸体的尸僵出现晚、缓解快,这种状态对应死亡 72 小时以上,但具体时间还要看尸斑。” 死者背部的尸斑呈淡紫红色,指压不完全褪色,分布在背部和西肢后侧,“尸斑位置与仰卧姿势一致,没有移动迹象,说明死后未被翻动过。”
当解剖刀在尸体胸前划出 y 形切口时,皮下组织因水肿显得格外厚实,黄色的脂肪组织在水中浸泡后呈半透明状。“皮下出血不明显,” 张林的剪刀分离着胸锁乳突肌,“胸骨和肋骨无骨折,胸腔内有少量淡黄色积液,约 50ml,符合溺水的特征,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呼吸道。” 小林突然指着气管内壁:“张老师,这里有泥沙和水草碎片!”
气管和支气管内的泥沙呈灰褐色,夹杂着细小的贝壳碎屑,与涵洞内的河泥成分完全一致。“这是典型的溺水征象,” 张林用吸管提取样本,“但不能排除其他死因,因为落水前可能遭受暴力。” 他检查肺脏时,发现双肺膨胀,边缘钝圆,切面有大量泡沫液体溢出,“肺重量增加,超过正常的 1000g,镜下可见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和少量泥沙,符合溺死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