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47章 糟糕事接二连三(第2页)

  本来宁王是有两万引盐引,可分两百万斤食盐,但他却将其中五十万斤分给了寿益二王,也算是他们替自己兑换盐引的报酬。

  如此老道慷慨的作风,让寿益二王对宁王更加的佩服和尊敬。

  按照江西市场一斤二三十文的食盐价格换算,一百五十万斤就是四万五千两白银,若是将这么多食盐投入南京,则能得十余万两银子,三百万斤食盐接近二十多万两银子。

  这对于缺钱的宁王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按照明朝铁甲一甲五两银,宁王可以用这笔钱制造九千多副铁甲。

  要知道明朝的铁甲都是十分珍稀的,就算北疆的战士,也不是人人都能配备铁甲,步兵基本都是布甲、藤甲,铁甲的制造成本太高,根本不是普通士卒可以拥有的。

  战场上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甲胄,它比武器还要重要,所以历朝历代对甲胄的防范比武器还要强,私藏武器未必是造反,但私藏甲胄是一定会被定义为造反的!

  道理就是如此。

  宁王微笑道:“倒是苦了二位兄弟在此坐牢。”

  “不过本王方才已与按察使那边通气,朝廷那边还没有处理态度,没有意见就是最好的意见,有蔚王的前车之鉴在,若是朝廷真要从重处理两位王弟,江西的数百万百姓肯定不会同意,天下数百万千万的商人士绅也会对朝廷口诛笔伐。”

  “总之你们放心,此番绝对不会出事。”

  寿益二王拱手道:“多谢宁王兄!”

  ……

  南直的情况每况愈下,食盐的价格已经从七八十文疯涨到了快两百文的天价。

  地方百姓根本吃不上食盐,但因为户籍制度在,他们连离开南直的权力都没有,这里不比后世,可以自由出入各州府。

  若是没有官府的堪文,无故离开本地,就等同于流民逃户。

  除非性命之忧,不然地方百姓不会逃走。

  但这几日,已经有松江华亭、丹阳、镇江等小部分百姓朝江西、河南等地逃走,逃户每天都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