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141章 找杨一清谈心(第2页)
……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钱宁,朱厚炜未必会救他,虽然他也有点用,但可以取代他的人很多。
但朱厚炜还是决定拉他一把,他有自己的打算,一来为了牵制杨廷和,避免杨廷和权力过大。
二来他想利用这次机会,试一试杨一清的态度。
夏五月初,杨一清的车队抵达了京师。
弘治皇帝给他安排的职是礼部尚书,但谁都知道,这仅仅只是给杨一清一个过渡罢了。
靳贵因为下西洋之事被调去了兵部,内阁现在还少一个人,这个位置肯定是给杨一清留的,不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召杨一清回来。
西洋船队先回到广州港,待检查没有问题后,在上个月再次出航,费了这么大力气,仅仅只是为了让靳贵从内阁退下来,让杨一清上台。上面的一项政策,下面恐怕想破脑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天真的以为下西洋的船队真出了问题,所有人都陷入职责中,甚至还感恩弘治皇帝仁慈,毕竟这次西洋船队事件,弘治皇帝没有处理过一个人不是吗?
仅仅只是让靳贵从内阁退出来了,但相应的他给了靳贵兵部尚书的职,所以靳贵非但没有对弘治皇帝心生怨恨,反而感恩戴德。
杨一清抵达京师后,先去了一趟乾清宫,弘治皇帝亲自接见了他。
其中自然少不得聊一聊西北的局势,弘治皇帝又问杨一清在西北有哪些人才他认为可以提拔的。
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小问题,但杨一清却费劲脑筋去思索,小心翼翼去回答,给了几个答案和人名,要么真是立下天功的将军,要么就是在军中颇有威望的底层将领。
杨一清不敢提拔其他人,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胡乱建议,因为他不敢确定弘治皇帝会不会认为他是在提拔自己的亲信,所以杨一清回答的格外谨慎。
弘治皇帝对杨一清的回答十分满意,这才确定了可以让他进入内阁的想法。
是的,直到现在,他依旧在考察杨一清,究竟是否有能力进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