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1995

年底,四合院,贾有为也难得的在家里写起了对联,那遒劲有力的毛笔字让阎埠贵汗颜。

“有为,你这字可比我强太多了啊,这么多年还真深藏不露”

退休后的阎埠贵除了去饭店算下账,剩下时间基本就是钓鱼,下棋和练字了,即便如此,他的毛笔字依旧比不上贾有为。

“哈哈哈,还行,好久不写都生疏了”

阎埠贵看着贾有为凡尔赛的模样,识趣的闭上了嘴,默默收了支起来的摊子。

“阎老师,别收啊,待会刘哥过来找不到你人了,还有其他胡同的人,我就写后院的,前面的还交给你”

阎埠贵到现在也一直延续每年摆摊写对联的习惯,依旧是一家一把花生或者瓜子糖豆都行。

阎埠贵想了想又停下手上的动作,他就是怕贾有为贴在前院,到时人家看到就尴尬了,自已这一世英名可就毁了。

“成”

自已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习惯也不是说放下就放下,再说贾有为也不在前院贴,也就没有尴尬了。

贾有为也颇为尴尬,自已兴致所起,随手写了对联,差点坏了阎埠贵的声誉,好在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说开就好了。

今年贾有为还是准备回老家贾家村过年,顺便看看自已的养殖产业。

邻村的养殖场在去年就建好,年初的时候贾有为送了几次牛羊,现在应该都产了一批崽了。

贾有为还在原来的山脚下建了一个五层的办公地点,毕竟养殖场的人员越来越多,也该更正规化。

大年二十六贾有为夫妇又去了秦家村,现在的秦家村基本赶上贾家村了。

路也重新修建了,笔直宽阔的主干道,也在村口处修建了容纳五百人左右的小学校。

各家各户门前的猪圈也都迁到了后山人烟稀少处的集中养殖区,村里的环境气味大有改观,卫生条件也上了一个档次。

大伯三兄弟也明显老了,虽说身子骨还结实,可生理机能的老化不可逆,哪怕是灵井水也只能延缓一点点。

贾有为放下东西,又跟老三位在后山的猪场转了一圈,听他们讲着这两年变化以及年轻时那会的意气风发。

贾有为听着心中不是滋味,也明白以前老人手揣手蹲坐在墙根儿看着孩子们的眼神,那是在怀念他们逝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