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484章 徐家被灭

随后,江宁和老魏朝着宫外走去。

只见吏部尚书杨鹤站在不远处,望着离去的官员,掰着手指头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江宁走上前,笑着问道:“杨大人,您在这儿看什么呢?”

杨鹤苦着脸说:“侯爷呀,本官正在算需要给朝鲜派遣多少官员,顺便琢磨把哪些人派过去合适。”

老魏则笑着接口道:“杨大人,这有啥好算的,随便抓一批送过去不就行了,要是不够,接着抓便是。”

杨鹤一听,瞬间脸都绿色,赶忙说道:“魏公公,您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是还像去年那样,不提前规划好人数,最后寅吃卯粮,等卯粮吃完了,真不知道大明朝以后该怎么办了。”

老魏脸色一冷,说道:“杨大人,您这话可有点危言耸听了。

我大明坐拥两京一十四省,疆域辽阔,人才济济,给朝鲜派点官员,难道还能把大明的人才都掏空了不成?”

杨鹤赶忙解释道:“魏公公,本官可没这个意思。

本官是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有时候谋划一时,也是为了谋划万世。

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官只是想让大明官员都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罢了。”

老魏思索片刻,没好气地说:“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咱家一句都听不懂。

侯爷,您听懂了吗?”

江宁笑了笑,说道:“杨大人,其实这事也没那么复杂。

随便派几十个官员过去就行,剩下的可以让信王殿下在朝鲜境内挑选那些儒生士子。

另外,还能从大军中抽调一部分将领,仿照咱们在缅北省的做法,降级转任地方官员即可。”

杨鹤点头称是,说道:“江侯爷所言极是。

稍后本官便与内阁诸位阁老商议此事。”

说罢,抱拳行礼,匆匆离去。

看着杨鹤离去的背影,老魏没好气地骂道:“这杨大人也太窝囊了,堂堂吏部尚书,整天不是哭爹喊娘就是抹眼泪。

能把吏部尚书当到这份上,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他杨大人也算是独一号了。”

江宁笑了笑,没有接话,但心里暗叹这老实人杨大人确实倒霉,碰上老魏和朱由检这两个“杀星”,吏部原本储备的人才够用三年,结果在他俩手中,一年就给折腾光了。

两人来到宫门之外,江宁把老魏拉到一个偏僻处,小声问道:“魏公公,刚才在宫里人多眼杂,本侯爷没敢问。

但这会儿就想问问,皇后娘娘中毒那件事,查得怎么样了?”

老魏哭丧着脸说:“侯爷,咱家无能啊!

太医院陈顺生这条线索断了。

昨天咱家派人去抓人,结果他一家老小全都服毒自尽了。

至于他的九族,咱家估计要么是找不到人,要么也都死光了。

看来背后之人做事干净利落,把所有线索都斩断了。”

江宁叹息一声,开口安慰道:“魏公公,这也在意料之中。